一个南极科研站的年轻教授坐在实验室里,宋河对他有印象,姜理全,科大少年班出身,做寒带生物研究的高手。
最初姜理全是生物工程学院的教授,后来两个学院合作,他被派到南极去,没有招架住脑院每月六万块的补贴,叛变开始向脑院率先汇报工作,虽然职务还挂在生工学院,但整个人已经完全是脑院的形状了。
有才华归有才华,此人长得略有些奇怪,脑袋尖尖的。
相晓桐轻点鼠标,录屏播放。
“院长,这么晚打扰您了!”姜理全神情严肃,“不过这次的发现确实奇特,我实在按捺不住向您汇报一下!我这辈子还没听说过这么奇特的物种!甚至不好说是不是发现了全新的生物类型!”
相晓桐坐在宋河身边,开口补充,“这里我给他回复的是,哦?你细说!”
“我们最早是在挖浅层冰芯的时候发现一只,冰芯里基本上没有活物,顶多只有一些休眠的微生物,但那段冰芯里出现一只小虫子,大概和米粒差不多大,长得也像米粒,挖出来的时候是在动的。”姜理全说。
说着,他举起一张照片,放在镜头前。
一截晶莹剔透的冰,像厚玻璃一样,能看到冰里有一块巨大的空腔,像吹开的大气泡,一只米粒大小的虫子孤零零躺在空泡里。
宋河一眼看出,那空泡绝对不是什么自然形成的气泡,边缘是不规则的,让人想起一些蚁类在地下挖的巢穴,属于生物施工的产物。
“动作幅度很大吗?”相晓桐开口,还原打电话时的对话。
“不大,它咬住冰,把自己挂住,我们轻轻旋转冰芯,它从空泡边缘滑下来,蠕动一下就不动了。”姜理全道,“像被喷了杀虫剂一样,看上去很虚弱,但也不能确定,这种极寒地区可能动作本身就幅度小,节省能量。”
“继续。”相晓桐说。
“我们把冰芯带回实验室,还没等研究,有人眼尖,发现这小虫子变了,变成一种青绿色,像苔藓的那种颜色。”姜理全道,又拿起一张照片,举在镜头前。
宋河挑眉,不止颜色变了,甚至连形状都变了!
刚刚第一张照片,空泡里的虫子像个细长形状的米粒,第二张照片就从米粒变成了圆形的绿豆,整个身躯缩短变胖。
“我们动手取这虫子身上的细胞时,它又变了一种样貌!”姜理全继续说着,拿起照片贴在镜头前。
绿豆般的球形虫子,又忽然展平变黑,像被压扁的黑芝麻,成了一小片黑痣。
“我们当时以为,这虫子从白变绿又变黑,是环境改变后它死亡的过程,但取出的细胞还很有活性。”姜理全道,“我们把虫子放回冰芯,又冷冻起来,结果第二天取冰芯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它居然又变回白色了!”
“我们特意观察它,发现它总共有四种形态,除了白米粒形态、绿豆形态和黑痣形态之外,还有一种粉色的痘形态,它会来回切换这几种形态。”
姜理全把四张不同形态的照片在镜头前展示。
宋河看的愕然,如果不是他的讲述,单看照片,完全看不出是同一种生物,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四种生物!
“类似变色龙或者章鱼一样的机制?能调整色素细胞的伸缩,改变体表的颜色,来适应不同环境躲避天敌。”相晓桐说。
“对!我们第一反应也是这个,还给它起名叫变色虫。”姜理全道,“但很快我们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很幸运,在附近抓到了很多类似的变色虫,按部就班测基因。”
“我们起初发现,看上去一模一样的变色虫,基因差异非常巨大,像不同的物种。”
“测了大量变色虫基因之后,我们发现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并非个体差异巨大,而是时间差异巨大,这些变色虫的基因一直在变化!”
“基因一直变化?”相晓桐模拟当时震惊的语气。
不用她模拟,宋河已经高低眉了,这种事情但凡懂行的都震惊!完全不可思议!
“就像洗牌一样。”姜理全严肃地说,“变色虫体内细胞的基因链,一直在洗牌,不断地打乱重组,肉眼观察它能变化四种身体形态,实际测序有16种基因组合。”
“你确定吗?”相晓桐说,“不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而是直接改变基因序列?”
“非常确定!”姜理全举起测序结果纸,用手戳着对比,“举个例子,最初是的基因排列,接着变成、、……90%的基因都在这样变,变化之大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
宋河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