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个河口,河水很可能会再次泛滥,给百姓们带来新的灾难。
禹召集了大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一位熟悉水性的百姓说道:
“禹大人,我们可以在河口处修建一道堤坝,阻挡海水的倒灌,同时也可以控制河水的流量。”
禹听了这个建议,觉得有道理。
但是,修建堤坝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经过深思熟虑,禹决定采用一种创新的方法。
他带领百姓们在河口处挖掘了一条深深的沟渠,将河水引入海洋。
同时,他们在沟渠的两侧堆积了大量的石头和沙袋,形成了一道简易的堤坝。
这样既可以避免海水的倒灌,又可以控制河水的流量,确保河水能够顺利地流入海洋。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还经常拿着测量仪器,攀登着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岳。
他小心翼翼地攀爬着陡峭的山坡,一边测量着地形的高低起伏,一边记录着数据。
每到一处山顶,他都会俯瞰着大地,思考着治水的方案。
有一次,禹在攀登一座特别险峻的山峰时,不小心滑倒了。
他顺着山坡滚落了一段距离,幸好被一棵大树挡住了。
百姓们看到禹受伤了,都非常担心。他们纷纷跑过来,想要把禹扶起来。
禹却摆了摆手,说道:“我没事,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继续测量,不能耽误治水的进度。”
当禹再次带领着治水队伍来到洛水和伊水流域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
洛水和伊水因受阻而形成了一片汪洋,浩渺的水面望不到边际。
周围的百姓们在洪水中艰难挣扎,生活窘困不堪,许多人不幸溺亡,哭声和呼救声在空气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