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了故宫博物院,崔栋梁就收到了电话,一看是老首长儿子来的,就赶快将车停到了路边,接起电话。接通后,就听到了对面急促的声音:“是丁医生吗?”
“是,我是。”崔栋梁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客气的声音:“您好,我是秦国栋,非常感谢您成功救治了我的父亲!家父对您的医术赞不绝口,所以想邀请您一起吃顿饭,不知道您今晚是否有空呢?”
听到对方自报家门并说明了来意,崔栋梁心中了然,他爽快地回应道:“当然没问题,秦先生太客气了。我一定会准时赴约的,请把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发给我就行。”
没过多久,崔栋梁便收到了一条详细的信息:“什刹海羊角胡同 1 号,晚上六点半。”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崔栋梁驾驶着自己的汽车,按照导航的指引,准时抵达了羊角胡同。这条胡同虽然狭窄,但却充满了老北京的韵味。
当车子缓缓驶近目的地时,只见一座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秦国栋早已站在门前等候多时。看到崔栋梁的到来,他热情地上前迎接,并引导其将车辆开进院内。
这座四合院占地不小,格局规整。一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巧玲珑的院子,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空地,可以停放两辆汽车。院子中央铺着青石板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幽雅致。
沿着青石路向前走几步,便是正房所在之处。崔栋梁跟着秦国栋步入屋内,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内的布置简洁大方,家具都是实木打造而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墙壁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更是增添了几分文化氛围。
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一般是正方型或长方型的院落,四面建有房屋将庭院围合在中间,呈“口”字形的则为一进四合院;“日”字形的则为二进四合院;“目”字形的称为三进四合院。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一般都分为内宅和外宅,由二门--垂花门或屏门连接沟通。
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之间,一般由抄手游廊连接沟通。
三进四合院为最常见和最标准的四合院,主要有:
1.街门:顾名思义,是指院子临街的大门。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象特征。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蛮子门等。
2.倒座房:紧邻四合院大门,坐南朝北跟正房相对的房子,又称南房。通常为外客厅、账房、门房、客房、仆人居住等用途。
3.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增加住宅气势的墙壁。
4、垂花门:是指古建筑院落内部的门,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
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其彩绘通常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的通道。古语有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5. 抄手游廊:四合院中走廊的常见形式,与垂花门相衔接,包括垂花门、厢房和正房,便于人们雨雪天行走。
6.厢房:院子东西两侧的房子,分为东、西厢房。
7.正房:位置处于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是四合院的核心建筑。
8.耳房: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9.后罩房:在北房后面,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均坐北朝南,与北房后山
墙之间又形成一个院子,一般称后院,后院是宅主人的内眷或老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