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常山种的麦子看起来比村里分到的种子更好。

“老张,你这些麦子能不能卖给我们一些?明年我们想种这种麦子试试。

我们今年的麦子长得还不如你家的一半大。”

李明拿起一把麦子仔细端详着说道。

其他村民听了也纷纷看向赵常山。

“可以啊,你们需要多少,我会给你们预留好。

我家按每亩二十八斤来种。”

“老张,我们现在每亩种三十斤,就按这个量算吧,你能给我们留出三百亩的种子吗?”

“行,也就是九千斤,不多,仓库现成有的放着,不会坏,等下一次播种的时候直接来取就行了。”

“那老张,这麦种多少钱?”

“这样吧,你们给合作社打个申请,说明我家麦种更好,请他们收了再分给你们,这样的话你们也不用花钱了。”

“噢……可以这样吗?”

“怎么不可以?试试看嘛。”

“嘿嘿……好的。”

这时陈大伯已经挑好了一些西瓜,价格是两个角钱一个,赵常山几乎没有做什么工作,只是在栽种时挖了个坑,在长成期间稍微管理一下就行,摘的时候费了一点力气。

这笔钱可以说是赚得很轻松。

他问清楚了村民们要这么多瓜的原因——原来有人会做果酱,要用西瓜来做,也算是一种家常美味。

村民们买走了六十个西瓜和两千个鸡蛋,赵常山多了八十块钱。

第123章

某一天,赵常山跑去鹤岗打电话给老友周叔。

上级领导听到小麦已经晒好了,要求尽快行动。

周叔赶紧带人带着卡车过来。

早上九点打完电话,下午三点队伍已到了。

走进院子里,看见地面上铺满厚厚的麦粒,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高兴。

这麦粒品质不错,完全可以作种子。

旁边农庄也给出了差不多的报告。

众人开始忙着将麦子装袋、称重。

赵常山意识到这些人都还没吃午饭,便先让粮食装车,厨房则准备丰盛的饭菜。

大锅炖菜,木桶蒸米饭,并加上嫩玉米切粒和大米一同蒸制,绝对是一顿美食;鸡肉块拌土豆也是必不可少。

配上自制的腌咸菜,每个人都能享用满满一大碗。

周叔这边定好了麦子价格——一级,定价每斤一毛零八分钱。

二十多名工人从三点忙到了六点多才完成装包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