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藏府病形篇第四(三)

黄帝突发奇想,对着身边的岐伯,抛出了一个问题:“岐伯啊,你说这外界的邪气要是溜进咱们身体里,它会怎么玩转呢?会不会跟淘气包似的,到处搞破坏啊?”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于是,他捋了捋长胡子,慢悠悠地说:“黄帝大人啊,这邪气要是进来,那表现可多了去了。比如说那‘虚邪’,这家伙就像是冬日里的一阵冷风,嗖的一下钻进你的身体,让你浑身打个激灵,感觉像是被冰水浇了个透心凉,连带着身体都不自觉地哆嗦起来。这就好比你在大冬天里,穿着短袖短裤出门,那‘虚邪’就像是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拿着冰块往你身上贴,冻得你直打颤。”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比喻倒是生动形象,那‘正邪’呢?它们是不是就比较温顺,像只小猫咪一样?”

岐伯摇了摇头,笑道:“黄帝大人,您可别被名字给骗了。‘正邪’这家伙,虽然一开始看起来不起眼,就像是你脸上突然冒出来的那颗不起眼的小痘痘,你不仔细瞧还真发现不了。但它可狡猾着呢!它会先在你的皮肤上留下点痕迹,比如脸色变差,像是熬夜后的熊猫眼,但你自己可能还没啥感觉。这就像是你手机电量低于20%时,那个提醒的小图标悄悄出现,你却不以为意,继续刷剧打游戏。”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那它会一直这么隐身吗?咱们怎么发现它呢?”

岐伯继续解释道:“这家伙就像是捉迷藏的高手,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时候你觉得它好像在那儿,但仔细一找,又没影儿了。它有时候有形,有时候又无形,搞得你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不该紧张。这就像是你明明记得把钥匙放在玄关柜子上,但回头一找,怎么找也找不到,急得你满头大汗,最后却发现它竟然卡在门把手和柜子之间的缝隙里,藏得那叫一个隐蔽!”

黄帝听了,忍俊不禁:“岐伯啊,你这解释真是太逗了!这么说来,咱们的身体简直就是个小剧场,各种邪气进来就像是不同性格的演员,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身体奇遇记’啊!”

岐伯也笑了:“可不是嘛!咱们的身体啊,就像是个大家庭,偶尔也会有不速之客来访。这些邪气啊,就像是家里突然闯进来的小淘气,有的明目张胆搞破坏,让你立马就能感受到;有的呢,就跟你玩起了躲猫猫,你得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

黄帝点头赞同:“那对付这些小淘气,咱们有没有什么妙招呢?”

岐伯沉吟片刻,说道:“对付这些邪气啊,咱们得讲究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就像是家里养花,你得定期浇水施肥,还要防虫防病,这样花儿才能长得好。咱们的身体也一样,平时得多锻炼,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这样邪气就不容易找上门来。万一真的中招了,也别怕,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就像是给花儿打药,把害虫消灭掉,花儿又能恢复生机了。”

黄帝听了,连连点头:“岐伯啊,你这一番话,可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咱们中医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既深奥又有趣。以后我得好好跟你学学,把这中医之道发扬光大!”

岐伯谦虚地笑了笑:“黄帝大人过奖了。咱们中医啊,讲究的是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调和阴阳。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去感受,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和乐趣。就像是大自然中的万物,各有各的生长规律,各有各的美妙之处,咱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啊!”

黄帝心血来潮,决定找他的老中医朋友岐伯聊聊天,探讨一下中医的奥秘。黄帝一脸认真地问道:“岐伯啊,我听说,只要看人的脸色,就能知道他有什么病,这叫‘明’。再一摸脉,病情就了然于胸,这叫‘神’。要是再问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立马就能定位病灶,这叫‘工’。哎,我就想问问,这看、摸、问三合一的绝技,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白花花的胡子,说:“这事儿啊,简单得很,但又不简单。你看,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你这提到的看、摸、问,其实就是其中的精华。这其中的道理,就像敲鼓和听回声,你敲一下鼓,声音立马就回响起来,两者之间那个默契,简直了,就跟双胞胎似的,分不开!”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似乎有点明白,又似乎更糊涂了。岐伯见状,继续深入浅出地讲解:“咱们再打个比方,一棵树,有根、有干、有枝、有叶,对吧?这人啊,也是一样的,色(脸色)、脉(脉象)、形(形体)、肉(肌肉),都是身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树根要是烂了,树叶还能绿油油的吗?不可能嘛!所以啊,人的脸色、脉象、形体、肌肉,这些都是身体健康的小信号,它们之间也是紧密相连,不能分割的。”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拍手叫好:“哎呀,岐伯你这比方打得,简直是妙不可言啊!这么说来,只要掌握了这些,看病就像玩儿一样简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