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雨氲总是在电话里叮嘱辰辰:“辰辰,在大学里要继续保持自己的品德和做人的原则。与同学和教授们相处要谦虚、真诚,要知道学问就像海洋,浩瀚无垠,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辰辰牢记奶奶的话,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在一次小组课题研究中,小组的成员们对研究方向产生了分歧。有些成员主张聚焦于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认为这样数据收集和研究更为精准;而另一些成员则认为应该从宏观的全球视角出发,这样才能把握问题的全貌。
辰辰想起了奶奶曾经教导他在团队中协调不同意见的方法。他先认真倾听每一个人的想法,尊重大家的观点,然后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从全球视角出发,梳理出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框架,再深入探究我们这个局部地区在这个框架下所具有的特殊性,这样既可以兼顾全面性又能体现深度。”辰辰的建议得到了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小组的研究进展也十分顺利。
大学期间,辰辰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际交流项目。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碰撞让他有很多新的思考。
卫雨氲在和他视频通话时,语重心长地说:“辰辰,在国外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还代表着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国家。要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做到入乡随俗。但同时,如果遇到违背自己原则底线的事情,也要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辰辰在国外积极融入当地的学术环境和文化生活。他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们交流环保理念,分享各自国家的环保实践经验。有一次,在一场关于全球环境保护责任分配的国际学生讨论会上,部分学生提出一些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因为他们的环境治理技术相对落后,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辰辰站起来,礼貌而坚定地反驳道:“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的确,每个国家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但我们不能忽视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工业化进程中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他们对全球环境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现在,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应该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辰辰的发言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学生的赞同,也让一些发达国家的学生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随着辰辰在大学学业上的深入,他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一些环保相关企业看中了辰辰在环保领域的潜力,试图用高薪和优厚的待遇拉拢他,甚至希望他参与一些在环保效益上存在争议的项目。
辰辰有些犹豫,他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卫雨氲。卫雨氲严肃地对他说:“辰辰,做人要有底线。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就放弃自己的原则。如果一个项目在环保效益上存在争议,那你要谨慎考虑,要把长远的环境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
辰辰听从了奶奶的教导,拒绝了那些存在争议的项目邀请。他专注于自己的学业研究,和导师一起在可再生能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丫丫的公司此时已经成为全球环保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创新,还在环保教育、公益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丫丫决定带领公司进军海洋环保领域。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领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海洋治理方案的探索。
丫丫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说:“海洋是地球的蓝色心脏,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污染侵蚀。我们公司有责任也有使命在海洋环保上做出贡献,哪怕前方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