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把姜子牙捆绑起来之后,袁慎踱步上前对着姜子牙开口了。
“昔日汤武革命,那是一场顺应天理与民心的正义之举。
彼时,夏桀暴虐无道,视百姓如蝼蚁,肆意压榨,致使苍生蒙难,饿殍遍野,天下哀鸿。
商汤心怀悲悯,以天下苍生为念,振臂高呼,集结正义之师,一举推翻了腐朽不堪的夏朝,建立起商朝。
新朝初立,休养生息,百姓得以重归安宁,商朝也因此赢得万民拥戴,成为天下共主。
由此可见,真正的天下共主,当如商汤这般,能洞察民间疾苦,引领天下万民迈向安宁生活。”
袁慎微微眯起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直直看向姜子牙。
“可如今呢,您心心念念的封神榜,它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能让粮食增产丰收?能让这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
姜子牙听完,一下子愣住了,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他的眼神中满是迷茫与纠结,似乎在内心深处进行着激烈的挣扎,似懂非懂,诸多困惑萦绕心头,一时难以理清。
唐玉和袁慎对此早有预料,两人并不能指望姜子牙立刻就站到他们这边。
毕竟,眼前这位姜子牙,和历史上辅佐周武王成就大业的那位,并非完全相同。
但两人也看得明白,姜子牙本性纯善,只是钻进了寻找天下共主才能拯救天下的牛角尖里。
这也不能全怪他,整个昆仑山的修仙者都秉持着这样的观念,要他一下子醒悟过来,确实不太现实。
接下来,当唐玉和袁慎带着姜子牙来到西岐周边时,
姜子牙终于忍不住将心中的困惑问了出来。
“你们为何要把战火引到西岐?以你们二人的本事,留在南地对抗难道不行吗?”
唐玉一听,忍不住轻笑出声。
“我和我家夫君确实曾打算留在南地,对抗朝歌军队和申公豹背后的势力。
可你当日是和姬发一起逃离朝歌的,商王殷寿认定你带着封神榜逃到了西岐。
现在,朝歌大军已经往西岐开拔,准备兴师问罪了。你给西岐招来这么大的麻烦,难道不该担起责任?”
姜子牙苦笑着摇头。
“那殷寿心狠手辣,姬发当初差点杀了他,他想报仇很正常,我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你可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我身上。”
“好吧,你这喊冤倒也有点道理。”
唐玉眨了眨眼睛,话锋一转道。
“不过,姜老头儿,天谴降临,百姓是慢慢受苦;可朝歌军队打过来,那可是要大开杀戒,死人的速度可比饿死快多了。
你就说,你能眼睁睁看着不管?”
除了解决申公豹的势力,唐玉的想法也是收拾烂摊子,她都把封神榜抢走了,总不能让西岐的老百姓因为封神榜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