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有个副县长是从国资委被下放下来的,大概是考虑到自己的前途没那么明亮,也或许是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刺激,这个副县长到任还没一周就辞职不干了,带着县里一个“濒临破产”的工厂找了别的合伙人,通过鲸吞国家资产,短短几年内利用给外国人制作小商品并从香江倒卖衣服发了财。
世纪之交的那几年,一个身价十万的人都是省城能过得不错的那种,那个副县长上下其手通过那家被他“恢复了活力”的工厂不到五年就弄到了三千万身家。
后来新调来的地委书记感觉不对劲啊,那么大一个工厂如果真的没法通过拨款扶持救活,那那个人凭“市场经济”就能飞快发展成那种赚钱机器?
后来一严查,发现那个副县长早在下放之前就考察好了县里的厂子,人家一来就盯上了这个工厂,短短一周内就通过权力运作促成了工厂破产。
大批工人被“买断”,那时候买断才多少钱?
而且这笔钱还是县政府出的,那个副县长完全是什么钱不花就拿到了那么大一家工厂。
当时县委一查,那个副县长已经在地区行署所在地转变成了地产商。
县委书记当然要追查到底,这一查,时任县财政局副局长、当年担任国有资产清算办公室领导的一个人先浮出水面。
他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家里其他人被那个副县长花了点小钱收买。
然后在清算那个工厂的时候,那个人的家人给那人在省城弄了个住院体检的名额。
等他体检完回到家,他才知道家里人背着他干了什么事儿。
至此,这个人犯了严重错误。
再一个,当时那个工厂要破产,县里一部分领导是反对的,那个人在明知道有问题的情况下没有举报。
所以他被当时的县委书记从县财政局局长任上直接撸到了办事员。
在随后的查案中这个人立了功,这才最后保住了他的那点岗位。
如今,县财政局出现了大问题,县长考察后知道了这个人。
那是个非常专业的人才,要不然当年那个副县长哪可能为了针对他花那么多钱把他先从单位弄到省城去体检呢。
但这个人当年犯的错误非常严重,就算他为此付出了半辈子的代价,目前也不能说已经处理的狗严厉了。
毕竟当年造成的一部分损失没法完全追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