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密切观察老者的状况,同时不断调整药剂的用量和配伍。
一日,他又去看望老者。老者精神矍铄,拉着李时珍的手说:“李神医啊,这药真是神了,我现在感觉浑身舒坦。”李时珍笑着回应:“还得多谢您愿意当这试药之人呢。”
那新草药在更多病例上得到验证,效果显着。李时珍决定要正式将其记录入《本草纲目》。他坐在书桌前,神情专注,毛笔蘸饱墨汁,郑重其事地写下新草药的名字,详细描绘其外形特征、生长习性、性味等。
正当他奋笔疾书时,妻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芹菜粥进来。“夫君,休息会儿,尝尝这粥。”李时珍搁下笔,接过碗。尝了一口后赞道:“夫人手艺越发好了。”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出去一看,竟是一群外村人慕名而来求医。李时珍赶忙招呼众人坐下,一个个耐心诊治。其中一人患有水肿,李时珍推荐他多食用芹菜,还赠予他一些自制的芹菜药丸。
待众人散去,已是黄昏。李时珍站在家门口,望着天边的晚霞。他心中感慨万千,这小小的芹菜竟蕴含着这么多学问和用途,而大自然中还有无数未知等待他去探寻。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穷极一生之力,完善《本草纲目》,造福更多百姓。
李时珍依然每日钻研各类药材。这天,他又在集市上寻觅草药。忽然,听到有人争论芹菜之事。
“我这水芹才是最好的,你们旱芹哪比得上。”一个小贩高声说道。
“哼,你懂什么,旱芹药效更佳。”另一个小贩不甘示弱。
李时珍走上前去,笑道:“二位莫争,水芹与旱芹各有千秋。”众人见是李时珍,纷纷围拢过来。
李时珍指着水芹说道:“这水芹长于水边,性更寒凉些,清热之功甚好,然受环境影响,需小心挑选。”又指向旱芹,“旱芹虽纤维粗些,但对心血管益处颇多,不过脾胃弱者不可多食。”
众人听了恍然大悟。这时,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挤上前,恭敬地说:“李先生,学生听闻您对芹菜研究颇深,学生想请教,若将芹菜与百合同食,是否可行?”
李时珍微微点头:“自是可行,二者同食可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年轻人钦佩地作揖离去。李时珍望着众人,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传播药材知识之路还很漫长,但每一次解答都是向完善《本草纲目》更近一步。
没过几日,李时珍收到一封远方来信。信是一位老友所写,老友称自己所在之地流行一种疫病,患者发热咳嗽、全身乏力。李时珍读完信后,眉头紧锁,他决定即刻启程前往该地。
到达目的地后,李时珍四处走访患病之人。他发现当地气候湿热,人们的饮食多油腻辛辣。他想到芹菜的清热利湿之效或许能够派上用场。于是,他就地取材,结合其他几种常见草药,配制成药剂。
刚开始,当地人对这药剂心存疑虑。李时珍便亲自照顾几位重症患者,喂他们服药。数日后,部分患者病情开始好转。消息传开,大家纷纷前来求药。
随着疫病渐渐得到控制,李时珍又开始研究此地特有的草药。他将这些草药与芹菜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更多药用价值。
他还将自己此次抗疫的经验详细记录下来,想着日后若是修订《本草纲目》,这些资料必定有用。
最后,李时珍告别老友和当地百姓,踏上归乡之旅,一路上他满心期待着下一次对本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