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管事一边驾着马车,一边给宓七七介绍她的宅子。
永宁侯府后街,与侯府平行的地段都是侯府的产业。
也就是说。
永宁侯要是犯事被抄家,后街也要归公。
后街一共有两排。
第一排挨着的几十个院落,是有些脸面的管事、嬷嬷与护卫们,以及他们的家属住的。
离侯府近,主要是为了上差方便。
第二排的院落,是投靠侯府的穷亲戚,与一些旁支远支家人住的。
有钱的亲戚,估计早就去外头置产了。
这里的房子只能暂住,所有权属于侯府,随时有可能收回去。
宓七七的宅子,处在与后街相邻的街上,其实,可以算作是第三排。
这里的房产,表面上看,不在永宁侯府名下。
其实,这里住的人,基本都与侯府有关。
如幕僚清客的家属,出府荣养的老管事,或是赏给宓七七这样有功的,赎身的人。
总之都是依附侯府生存的。
他们跟宓七七一样,可以在这里落户并居住。
但房契上另有注明,不能卖只能住。户籍一旦迁离,房子就要回收。
当然,也可以用来出租。
不过,在内城租房都要有附近勋贵或官员担保,以免混入不明身份的人。
这一带能担保的,自然是永宁侯府。
大景朝的地契,还挺有意思的,不但可以加上各种条件。
还可以立下死后继承权,并在官衙里入档才会生效,相当于具有法律效应的遗嘱。
宓七七宅子只有一进院子。
正房三间,左右各两间厢房。院子东南角还有一口井,方便取水,井边有一株老桃树。
虽然只有一进,但差不多有一百平米大小。
“厨房在这里!”
小刘管事指着左厢房说道。
宓七七打开厨房门,灶台、水缸等厨房用具,一应俱全。
厨房旁边的屋子,放着柴禾与木炭。
准备得真是齐全。
“谢谢刘管事!”
宓七七感激地道谢。
小刘管事笑着摆手:“这是觅琴的老子娘帮忙准备的。”
“那我回头去谢谢他们!”
宓七七连忙道。
小刘管事依旧笑得热情:“他们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你快去把炉子生起来吧,怪冷的!”
他接着道:“我还有事先走了,有什么要办的只管来找我。”
宓七七心里松一口气。
送走小刘管事。
她先回正屋生起炉子,箱笼已搬进来了。
暂时就住在东次间吧。
正厅是用来会客的,西次间先空着!右边的两个小厢房,目前也空着。
宓七七准备去买两个下人看房子,如果以后要经商,还要培养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