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们也很高兴啊,这几年,他们在近海捕鱼,从来没有这样大的收获,这一捞一大网的,谁忍得住啊?
官员们跟着来到船舱边,见捞得最多的,是一尺左右的海鱼,还有三四尺长的大鱼,更有半尺来长,只有手指粗细的小鱼。
他们人手一本航行手册,与手册里的图片一对比,知道那一尺左右的,叫鲱鱼,三四尺长的大鱼,是鲑鱼,细长的小鱼,叫秋刀鱼……
船长很会做人,及时叫来厨师,让他捉一筐鱼回去加工,给大人们尝尝鲜。
…………………………
近四百艘捕捞船,分布在方园上百里的海面上,杨御蕃率领的登莱水师十五艘一号福船,十艘二号福船(海沧船),在海面上往来游弋,水师之间,另有十艘巡海船(茅元仪的《武备志》记载,这种船叫草撇船,张蔷嫌它不好听,改为巡海船),往来穿梭传递消息。
这是大明时代的海上战斗舰队,虽然很弱,但旁边的朝鲜、倭国的的海上防御力量更弱,杨御蕃的船队,在这一海域是无敌的。
因为西方人的武装商船,还没有来到这一海域。
登莱水师的官兵们,常年在东海上巡视,也时常捕鱼来改善伙食,却从来没见过海里有这么多鱼的盛况,见捕劳船上的水手们一网一网又一网,他们也忍不住了。
在海面上巡视了两天,没见到有倭国的船只前来,官兵们放心了,纷纷向总兵杨御蕃提出请求,要求下网捕鱼。
杨御蕃也心动啊,于是派出巡海船,来向卢象升请示,请求下网捕鱼。
卢象升大手一挥:“同意!但巡海船不能作业,要加强巡逻,及时示警!”
水师官兵得到准许,纷纷下网,没两天,就将备用的船舱装满,过足了瘾。
船队驶入鲸海水域不到五天,就遇到了问题:所有的捕捞船,都装满了……
卢象升不得不下令返航,此行根本没有深入鲸海,与鲸海水师也没有接上头,只得下一次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