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坦克,集中火力,目标鬼子右侧的中型坦克队,先摧毁他们的指挥坦克!”
国军坦克部队由二十几辆T-26坦克组成,每辆坦克都拥有厚实的钢铁装甲和强大的火力,特别是在近距离交战时,俄制坦克炮塔上安装的大口径火炮展现出了极强的杀伤力。
而日军坦克部队的主力则是九七式中型坦克,这种坦克虽然机动性较好,但在装甲和火力上却是明显逊色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华日双方的装甲部队在江湾东面的开阔地带狭路相逢后,炮弹瞬间如同雨点般倾泻而出,火光与爆炸声在战场上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国军坦克开足马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日军阵地推进。
在坦克的掩护下,国军的步兵们紧随其后,手中的步枪和轻机枪不停地喷吐着火舌,子弹如同飞蝗般向日军防线倾泻而去。
战场上,两军的坦克交火已经白热化,国军的T-26坦克依托坚固的装甲和较高的炮弹初速,开始逐步压制住日军的九七式坦克。
国军的炮手们在王海峰的指示下,不断调整着射击角度,瞄准日军的坦克弱点,尤其是其侧面和后部装甲较薄的部位。
混战中,一辆T-26坦克在快速前进中,突然停下,炮塔快速转向右侧,锁定了一辆正在掩体后移动的日军坦克。
年轻的炮手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他双手稳稳地握住炮弹,一套操作如行云流水,不带丝毫犹豫。
“轰——”
一声巨响之后,炮弹准确击中目标,日军坦克的装甲被贯穿,随即发生了猛烈的爆炸,火焰和浓烟从坦克内部喷涌而出。
日军的坦克指挥官战场经验丰富,迅速反应了过来,当即下令部队拉开阵型,试图利用地形进行反击。
然而,国军的装甲部队却已经逐渐形成包围之势,将日军的坦克挤压在狭小的空间内。
日军坦克的火炮威力有限,对T-26坦克的正面装甲几乎无能为力.
但国军的坦克却不断利用火力优势,从侧翼和后方打击日军的装甲部队。
国军坦克指挥官王海峰的战术卓有成效,他指挥部队利用快速机动和集中火力的优势,将日军坦克逐步推向不利地形。
几辆国军坦克联合行动,瞄准一辆日军九七式坦克同时开火,连续不断的爆炸声中,那辆日军坦克的装甲被击穿,车体发生爆炸燃起了熊熊大火。
日军坦克兵佐藤眼看自己周边的一辆辆坦克被国军的炮火击毁,心中不由自主地涌上了深深的绝望。
作为坦克兵,他很清楚,自己驾驶的坦克无论是装甲防御上,还是炮火威力上,都远远不如支那军的“铁疙瘩”。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国军的战术同样让他们难以招架。
佐藤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但此时他却无路可退,国军的坦克已经形成了包围圈,侧面射来的炮弹,几乎将他们的退路给封死了。
在这场坦克对坦克的激烈交锋中,国军的坦克兵们表现出了卓越的战斗素养和勇气。
他们配合默契,利用T-26坦克的优越性能,不断打击日军的攻势。
日军的损失越来越惨重,近半数“小豆战车”被国军坦克击毁了,剩余坦克则是进退不得。
在坦克交锋的同时,步兵的战斗同样异常激烈,国军步兵在T-26坦克的掩护下,迅速推进到日军阵地前沿。
“机枪组,掩护弟兄们冲锋!”连长刘志刚大声命令。
他手下的机枪手们纷纷火力全开,密集的机枪子弹如同狂风骤雨般扫向日军防线,逼得日军士兵抬不起头来。
机枪手陈立身前架着一支捷克式轻机枪,他匍匐在一个小土坡后面,手中的机枪不断喷出火舌,毫不留情地扫向前方每一个胆敢从掩体中冒头出来的日军士兵。
日军的掷弹筒兵在装甲部队拦截失败后,迅速展开了攻势。
他们熟练地将手雷装入发射器,试图利用手中的掷弹筒来打击国军步步逼近的坦克部队。
然而,国军早有准备,特射手李明安静地趴在隐蔽处。
他目光冷峻地瞄准了一名指挥掷弹筒兵发射的日军军官,随着一声枪响,那名日军军官应声倒下。
与此同时,日军步兵也不甘示弱,他们利用战壕和残破的建筑物作为掩体,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击。
国军士兵张强手持中正式步枪,与冲上来的日军士兵展开近距离的枪战。
他打死了两个试图逼近的日军士兵,但自己的胸膛也被数颗子弹击中,浑身鲜血地倒在了地上。
“张强!撑住!”排长黄伟眼睁睁地看着张强倒下的身影,发出嘶声大喊。
他双眼通红地端起一挺轻机枪,不顾一切地对着涌来的日军士兵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