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飞机组装工厂第三次松江会战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三年,国府便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日军在京津,长城等地,咄咄逼人。

而国府的高层们,经过几次大战后,也逐渐意识到,要想在这场浩大的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单纯依靠传统的陆军,已经远远不够。

这并不是国内的军阀混战,日军也不是东北军那种,军制落后了一代,只不过装备精良的草包。

因此,国府不得不迅速调整战略,集中力量加强军工业的建设,特别是在空军力量上,在全国新建了五个飞机工厂。

但事实上,由于国内的航空工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缺乏自主设计与制造飞机的能力,那时候的飞机工厂,基本上只算是个组装厂,大多数零部件都依赖进口,尤其是发动机、机身、机翼等核心技术。

不过,虽然如此,这些新建的飞机工厂,依然成为了战争中的关键设施。

国府投入了大量资源到五个飞机组装厂的建设当中,尽管许多设施简陋,但由于应战需求强烈,管理上却严格且高效。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工厂的“5S”管理,搞得非常好,工厂内部环境整洁,工人们的分工明确,保持着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在陈望的记忆中,仅仅是三十九年七月到四十二年五月,这段期间,这五个飞机工厂,就总共组装了300多架飞机。

这个数字看似并不庞大,但对于当时的华夏来说,每一架飞机的诞生都意味着无数的努力与牺牲。

这些飞机大多数是从欧美国家采购的零配件组成的,包括了如美利坚的“飞虎队”战斗机和英吉利的“喷火”战斗机等。

如今,陈望通过系统的帮助,成功获得了五架先进的战斗机,这些飞机很快就在其中一个飞机工厂完成了组装,并投入到战场上使用了。

与此同时,陈望还利用从系统中获得的美元,成功地购买了大量的战机零配件,以备不时之需。

他必须要确保现有的飞机能够正常运行,并在未来的战斗中为国军提供强而有力的空中支援。

随着各国支援的军备物资陆续到达各部大军手中,尤其是“新建第一兵团“的坦克、重炮等高端装备到位后,国府的战略部署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同时,国府在国际发行的战争债券大卖,英美法贷款也迅速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