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的民族宗教互杀,让原本人口只有八十多万(信奉伊斯兰教的约三十万人)的若开地区,一下子就变得空荡荡了,成百上千的村庄变成了废墟,等到昂山的缅甸国民军撤退时,偌大的若开地区,仅仅只剩下北部躲藏在若开山脉里面的极少数若开族人和缅族人,总数量加起来不到三万。
狭长的若开地区有缅甸最长的海岸线,海岸依山傍水,风景十分优美,更兼阳光充足,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本是老天爷赏饭,可却被当地土着和外来宗教仇杀破坏的一无是处。
如此美好的地方,孙义成怎么能舍得放弃,在缅甸反攻战还未结束时立即派两个师前去抢地盘,阻止东孟加拉地区的伊斯兰教徒进入。当然,这里面免不了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为了后续若开地区和内地的交通便利,孙义成已经下令战场上多俘虏日军士兵,作为劳工全部运到马圭集中,开始修建从马圭到若开山脉西侧的山区公路。移民的工作也已经开始进行,第一座若开机场----奥当机场已经在修建中,施工人员为第十师两个团的官兵。
在修这条缅甸境内的公路时,孙义成将主意打在了美国人修建中印公路的那些机械化设备上,如果修筑公路的团队有了美国人的机械化设备,速度将会更快。让孙义成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美国国内,正在为是否还要修这条中印公路发生了分歧。
因为缅甸反攻战的开始,战局对盟国方面的极为有利,没有什么意外情况的话,整个缅甸(不包括其伸入缅甸海和马来半岛相连的部分)最晚在四四年一月就能被盟军收复,美国方面有些人已经在考虑是否停止修建中印公路这一重要工程了,因为距离一九四四年,也就几天时间了。
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从四二年开始修,最艰巨的穿越那加山脉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路段,已经由美军工程兵部队+中国军队两个独立工兵团完成了,且已经将公路修过了孟关(迈昆)、孟拱(莫冈),到达了密支那南部的南赛附近,距离八莫也不过七十公里而已。
原时空修建这条公路历时年零三个月,且施工是在日军航空兵、炮兵的轰击中进行的,整条公路到四五年一月才全线通车。现在这些都因缅甸抗日军的出现全部改变,不但没有日军航空兵、炮兵这些外来的因素干扰,孙义成反倒给工地上送来数万免费的劳力,让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虽然进度已经比历史上提前了不少,但从八莫到这个云南的畹町,至少还有一百七十多公里,需要的时间也在四五个月,重要的是,得继续消耗不少美国人的资源。
美国政府内部,一部分人认为缅甸即将被盟军收复,仰光港口又可以恢复接受盟军的船只运输,支援中国的物资可以继续通过仰光港口,然后通过中缅公路运往中国内地,所以没有必要再修中印公路了,可以为美国节省大量资源。
当然,支持将中印公路继续修下去的声音同样不少。这部分支持者认为,中缅公路最难修的部分已经完成,且现在已经完成全部公路的五分之四,剩下为数不多的部分应该坚持修完。
支持者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就算是到四四年一月仰光港口被盟军拿下,也很难保证美国的物资可以通过船只运输到港口,因为美国以及美国海军已经没有足够的船只和军舰来运输和护送这些物资及船队了。
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争的投入不断扩大,特别是已经确定了盟军要在四四年中旬,在欧洲大陆发动“霸王”作战计划以后,大量的美国船只被抽调到了英国,为这次的登陆作战做准备。
美国方面没有足够的运输船队来运输物资,英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退一步讲,就算有运输船队,在没有军舰的护送下,这些远洋船只到达缅甸海面附近时,难保不会被南洋的日本海军船只攻击。
要知道,就算缅甸被盟军收复,但整个南洋地区到菲律宾海一带,还是日本海军的天下,万一这些运输物资的船只被日本海军击沉,或者被日本海军俘获,对盟军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面对这种分歧,作为持继续修下去态度的罗斯福总统,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但他还是将电报发给了在远东的史迪威将军,想听取史迪威对这件事的看法。
收到电报的史迪威,很明确地告诉罗斯福总统,中印公路必须修下去,就算不能用来运输战争物资,改善缅甸当地人生活也是很有必要的。
史迪威老将军的心里,他已经知道这一条他主持修建的公路,已经被中国人称为“史迪威公路”,多么有纪念意义的名字!既然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路,当然得修完它,且必须得修完它。
有了史迪威将军的明确电报回复,罗斯福也就不再藏着掖着,拍板决定将中印公路修下去,且要在四四年五月前完工,这一计划时间被原来提早了七个月时间。之所以这样决定,是罗斯福总统听取了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的建议----重要的输油管道已经沿着中印公路铺设完成三分之二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缅甸抗日军政府急着在缅甸收复土地上修筑公路,抗日军和中国远征军攻打仰光的脚步却没有停下来。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印度加尔各达的史迪威突然乘坐飞机抵达了曼德勒,让孙义成等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随史迪威一起到曼德勒的,还有一支英印军队,通过美国运输机运输过来的英印军队。
这支美国运输机运输到缅甸曼德勒的军队人数不多,只有一个营的兵力,且飞机一落地,带队的英国军官就要求抗日军方面给他们准备汽车,将这个营的英印军队直接送往前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