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悠悠五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在这飞逝的五年里,罗昌、罗英这对兄弟在罗章的精心指导下,已然踏上了习武的漫漫征程。
晨曦微露,罗府的练武场上便已出现了父子三人的身影。罗章身着一袭黑色的练功服,身姿矫健,犹如山中猛虎,肌肉线条在晨曦中若隐若现。他浓眉紧锁,目光如炬,先是气沉丹田,而后一套拳法行云流水般施展开来,刚劲有力,虎虎生风。
罗昌年纪稍长,身形已初见修长挺拔之态。他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执着。此刻,他紧抿双唇,跟着父亲的动作,模仿得有模有样。只见他双臂挥舞,衣袖飘动,每一次出拳都带着呼呼的风声,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晶莹闪烁。
罗英则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圆脸蛋上还带着几分稚气。但他那小小的身躯里却蕴含着巨大的毅力。他努力地扎着马步,小脸憋得通红,双腿微微颤抖却依然坚持着。那明亮的大眼睛紧盯着父亲和哥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
“昌儿、英儿,跟着我做!”罗章的声音沉稳有力。
罗昌立即挺胸收腹,模仿着父亲的姿势,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此刻他面对的不是简单的练武,而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战斗。罗章走到他身边,轻轻纠正他的手势:“昌儿,手臂再伸直一些,力量要从脚底发出。”罗昌抿着嘴唇,按照父亲的指导重新调整,他的手臂肌肉紧绷,青筋暴起。
罗英年纪尚小,力气也不如哥哥,但他那小小的拳头却紧紧握着。他努力地抬起腿,用力踢出,口中还念念有词:“我要变强,我要像父亲和哥哥一样厉害!”
午后的阳光炽热而浓烈,练武场上的热度丝毫不减。罗章手持长枪,枪身如银龙一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身形灵动,步伐稳健,枪尖闪烁着寒芒,宛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
罗昌眼神炽热,接过长枪便开始练习。他的动作虽略显生疏,但那股认真劲儿让人动容。只见他双手握枪,手臂挥动,长枪在他手中犹如有了生命一般,刺、挑、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罗章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昌儿,出枪要快、准、狠,心与枪要合一。”
罗英则在一旁练习基础的腿法,每一次踢腿都用尽了全力。他的小腿肌肉紧绷,小小的脚丫在地上踏出一个个浅浅的脚印。
随着时光的推移,兄弟俩渐渐长大。罗昌剑眉星目,身姿愈发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他练武时,身形如风,动作凌厉,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却更显他的坚毅。罗英则面容俊秀,双目灵动,活泼中不失聪慧。他练武时,虽然力量尚小,但动作灵活,充满了朝气。
罗通则深知文武双全的重要性,为了让两个孙子能有更全面的发展,他不惜重金请来长安最有名的先生教导他们。
这位先生身着一袭青衫,长发束起,须髯飘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他面容清癯,眼神却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学问的奥秘。走进书房,他气定神闲地坐在太师椅上,面前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
在先生的教导下,罗昌和罗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罗昌身姿挺拔,端坐在书桌前,一双星目专注地凝视着书本,他的手指轻轻翻动着书页,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仿佛在与书中的智慧进行着深度的交流。每当先生讲解时,他会微微前倾身子,耳朵竖得直直的,生怕错过一个字。有时他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拿起毛笔,在纸上认真地记录下先生所说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