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抗拒秦朝的统治,也没有像是那些个贵族一样一心想要光复楚国,他也愿意服秦朝的徭役,也能够接受秦朝制度中许多与楚国习俗相背的地方……
但是,原来这些秦朝都不愿意给他吗?
他还要承担那样繁重的看不到尽头的徭役,忍受着随时可能会触犯法律的恐惧,以及对犯法之后不断劳作的恐慌……
其他地区,也有百姓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徭役肯定会有,怎么可能没有,但是能不能稍微轻一点……”
“朝廷让修什么就修什么,我们也不懂什么意义不意义,但是为什么要放到一块修建,不能分开吗……”
没有人指望朝廷不征发徭役,也没有人指望朝廷真的怎么改制度,怎么对百姓好。
就像是这个神奇的东西讲的那样,他们自己都从不觉得自己可以和贵族们相提并论,也不觉得朝廷需要为了他们更改制度——
他们只是希望日子还能过下去,希望徭役能够轻一些,赋税能够减一些。
-
“秦朝上层都过于急切了,”刘恒评价,“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对于当时天下的具体情况认知不清所致。务必以此为戒,不可贸然决断。”他最后对自己身旁的刘启叮嘱道。
在没有把握住具体情况的时候,如非不得已,还是不要轻易下任何决定;
而如果清楚具体情况,那就更要根据情况来选择行事方式了。
像是秦朝时候的情况,民心思定是必然的情况,那么此时没事儿逆着民心来就不是什么好选择,能够休养生息就休养生息,一些必须修建的工程,就要划分安排好具体的修建步骤,尽量避免同时开展多个大规模工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假使真的就是想要大量征发徭役,那么也绝不能一上来就这么搞。
要做,就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来,慢慢来……这样,百姓的反对力量就会被尽可能地降低。
温水煮青蛙,虽然看起来不如直接行事那么雷厉风行效果明显,但是,刘恒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保证,这是一个非常好用也非常有效的方法。
思及此处,他又对刘启道:“如果你清楚具体情况,却还依旧打算按着自己的心意而不打算按实际情况行事,那么,在做下最终决定之前,先问问自己,能否承担最坏的结果。”
毕竟,刘恒也不觉得当时秦朝的整个上层,包括始皇帝,完全不清楚民间的情况,可他们依旧做了。
那,这种时候,就要问问自己,是否清楚最坏的结果,又是否能够担得起最坏的结果了。
【再加上,原本秦朝的体制基本上是全盘为战争所服务,而秦朝统一后,虽然初步调整了一些制度,但是大体上的方向还没有调转,还处于一种“为战争服务”的战时状态。】
【举一个战时体制的例子,是当年的毛熊国建国初期。】
【当时面对严峻的环境,毛熊国宣布“一切为了前线”,进入战时体制,市民们每人每天只有八分之一磅,也就是0.1134斤的面包;同时实行余粮征集制,强制征收农民手中的所有“余粮”……】
【这种状态压根不是能够在非战争时期长期实行的,特别是百姓们都认为战争已经结束,现在应当迎来一种平静的生活的时候。】
【而与广大的民意背道而驰,所获得的绝不可能是胜利。】
【放在秦朝,同样如此。】
【要说六国的百姓在自己原本的国家过得就多么快活了,那当然也没有。】
【毕竟大家都只是普通百姓,又并非什么享有特权、掌握权力的贵族们,哪会有什么优待?】
【但是,面对秦朝现如今对民力的极限压榨,这些在原本的国家也过得不怎么好的百姓们,都被现实情况逼迫得不得不去怀念过往了。】
【本来,六国百姓目前对于秦朝就没有什么归属感,正是需要培养民心的时候,结果秦朝一顿操作,用起民力来毫不手软,生生地就将那些六国百姓们越推越远,不满和愤怒越积越多,大量逃走流窜的百姓或者罪犯潜伏在城外的山川湖海之中。】
【这时候,只差那么一点点火星,就能够引爆这个已经到处都弥漫着易爆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的空间。】
【而这个火星,很快就出现了,或许出现的甚至不能称之为火星,而应当是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