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投资是治标不治本,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后遗症。
第一个后遗症是:通货膨胀、房价上涨。财富过多地集中于钢筋水泥上,让人们被房贷压得透不过气来,挤压了其他行业的生存空间,也浇灭了社会创新的激情。巨额的增量货币进入流通市场,通货膨胀自然难以避免。而通胀本身是一种通过货币超发实现劫贫济富的隐形税负,导致居民和民营企业的财富和消费能力在无形之中转移到了政府和获得政府投资的相关企业的手中,从而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第二个后遗症是:掏空地方财力,导致债台高筑。最可怕的当属如影随形的通货膨胀。4万亿投资中,中央实际只投入1.18万亿元,其他都是地方政府和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放出的资金,其中又以银行资金为主。更重要的是将近10万亿元的相关信贷投放,其中大部分给了地方融资平台,用以推出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导致今天许多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后来不少市、县、区政府连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都发不下来。不少城市就抵押学校、医院甚至是政府办公楼,贷出一些钱给老干部发工资。现职工人被拖欠工资都不敢闹事,只能先满足老干部。
第三个后遗症是:低效投资、资源浪费。历史经验和经济学理论都证明,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建投资还可能存在重复投资、低效投资、无效投资乃至权力寻租以及豆腐渣工程的情况,因为“花别人的钱最容易”。还有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政府投资占比过高,导致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手中。结果与政府投资活动相关的少部分人得益,而普通民众和其他急需信贷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较难享受到“稳增长”带来的好处。
江寒还特别提到一点,政府大规模投资,不讲质量控制,不讲法规程序,只讲时间节点,最后的结果一定造成严重的腐败,并且是塌方式腐败。
也许是自己说的太严重了,所以引起了上层领导的不快。
秦怀礼等人联系江寒,联系不上了,找巴伟,巴伟也联系不上。
很多人想到了李昌平,会不会江寒被人带走了?
这天晚上七点,正在长城上看夕阳的江寒接到沈芸电话,让他回院里烧烤。
江寒刚下长城,两个西装革履的青年走过来道:“江寒?”
“对,我就是。”
“请跟我们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