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活在别处

完美的船 ALB管 1638 字 2个月前

杨老师的这堂近乎完美表现的公开课在学生们热烈地讨论《河的第三条岸》这篇小说要表达什么含义中结束,很显然,同学们和听课老师们还都意犹未尽,但毕竟谁也不愿意错过12点食堂丰盛的午餐。周宁也在听课笔记本上写下了如下片段:巴西作家若昂,奇幻色彩的小说,父亲与儿子,完美的船,没有终点的旅行,第三条岸,理想国,内心的召唤,寻找自我,自由和超脱,死亡,坚守,回归,理解和尊重,永恒的追求。

“周老师,请留步!”周宁收拾好东西正要转身离开,杨帆远远地叫住了她,然后健步从讲台方向走过来。

“是这样,前几天你一直管我要的教案存档,我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这几天郝主任也一直提醒我尽快交给你,都在这个移动硬盘里,给你!”话毕,杨帆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移动硬盘递给周宁。

“杨老师,你还背双肩书包呐!”周宁压根没接教案的话茬,接过移动硬盘后突然话题一转。

“双肩包装的东西多,我出门总得带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职业习惯,书可以在闲暇时翻看,笔记本用来观察生活,记录时用。”杨帆竟然露出了一丝腼腆,不知道他是因为迟迟没给周老师教案不好意思,还是和周老师这样面对面说话不好意思。

“那你看看我的记录如何?”说着,周宁把自己在课上记录的笔记本递给了杨帆。

“抒情不是情感直接的宣泄,而是要构造意象……”杨帆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

“没想到周老师还做了我的课堂笔记呀!没想到你对《河的第三条岸》理解的也是很全面到位的!”杨帆边读边兴奋起来。

“杨老师,那你对我的朋友圈,到底怎么看?”周宁突然脸色一沉。

“我……我闲暇的时候看……观察生活的时候看……”杨帆被周宁劈头盖脸的一问搞得语无伦次起来。

“回答得非常好!不愧是文学系的学术大拿,不过,我现在要正式地警告你,以后不要再观察了!”周宁话毕,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留下杨帆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从这以后大概有一个多礼拜的时间,杨老师再也没看到过周老师发朋友圈,也不知道是周老师真的不再发了,还是她把自己屏蔽了。

紧接着的就是忙碌的期末,教务处要忙着提取毕业生的学籍档案,配合他们签署三方协议和档案迁出,另外学期末还有各院系教师的综合评估工作。周老师也总算在学期末之前把杨老师的教学档案整理归档完毕,跟郑主任正式汇报过之后,工作成果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杨老师在期末给文学系的学生们出的开放式考试题是:请用你读过的任意一部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结合本学期文学理论课上阐述的文学观点和要点,写一篇关于米兰昆德拉作品的文学评论。然而,随着假期的临近,在学生们通过邮件形式上交了期末考试作业后,纷纷离校之际,却迎来了米兰昆德拉去世的消息。

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事实上在“布拉格之春”事件之后,他的作品在捷克被全面封禁,被迫之下他不得不流亡法国。流亡之初,昆德拉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公众人物,他上电视,接受采访,发表谈话,撰写文章,利用各种场合向人们讲述苏联入侵后捷克的情形,直到1984年他发表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取得巨大成功后,他在参加法国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顿呼》后,宣布不再接受任何采访,开始四处旅居,从此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身处何处。

杨帆十分欣赏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才华,这不单单因为米兰昆德拉是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系的优秀毕业生,后来又到布拉格电影学院攻读电影专业,并成功留校当了一名世界文学老师。虽然杨帆最初的理想也是顺利地从母校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然后顺理成章地留校当一名文学老师。然而事与愿违,他并没能直接成功留校,而是继续去攻读了另外一所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另外一所大学,也就是他被调回母校前任教的那一所。说什么重金被师范大学挖来也只不过是坊间的传闻,这里的周折和辛酸也只有杨帆自己清楚。

为了纪念米兰昆德拉逝世,同时推广新书《寻找米兰昆德拉》,上海译文出版社在SPK中心的三联书店举办了一场读书会,特别邀请了杨帆作为嘉宾,让他分享一下读米兰昆德拉作品的心得。假期对于普通老师来说可能就是休息和调整,但对于杨帆来说,可能比平时上课还要忙碌,此时的他在社会上已经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大学老师接社会外部活动也要提前报备学校,经文学系郝主任批准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后,杨帆如邀参加活动。他分享的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是《生活在别处》,这是一部1973年出版的作品,此时米兰昆德拉已经被布拉格电影学院开除,甚至被开除了党籍,同时被捷克的安全机构全面检视。

“我唯一的不朽所在,就是在警察局的档案材料……”杨老师在分享米兰昆德拉这句名言的时候,突然瞥到了台下坐在一角的周老师,莫非周老师也是被郑主任派来“检视”他的?杨老师心里开始泛起嘀咕。

周宁这时也发现杨帆正斜眼瞥着自己,她报以礼貌的微笑。后来杨老师才知道,周老师只是恰巧在SKP中心逛街时遇到而已。读书会结束后,两人继续分享了两杯咖啡。

“给你!你唯一的不朽所在!”周宁从包里掏出那块黑色的移动硬盘递给杨帆。

“好家伙,这你还随身携带呢!”杨帆半开玩笑地接过移动硬盘。

“我这也是工作需要,谁想到这都放假了,还有人找我调你的教案资料呢,我也是服了!现在好了,物归原主,谁要是再找我调资料就得等开学以后再说了!”周宁撇了撇嘴。

“你朋友圈把我屏蔽了?”要不怎么说文学系的老师懂说话节奏呢,杨帆突然话题一转。

“没有,我就是最近不发了!”杨宁突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

“别介啊,你该发继续发啊!大不了我不公开点赞评论了!”杨帆的话有点像祈求。

“这可是你说的啊!”周宁紧锁的眉头这会开始松开了。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杨帆若有所思的念叨起来。

“什么跟什么啊,你在文学课上是不是还讽刺我的朋友圈像郭沫若的白话诗一样,我可是听出来了啊,你别急着否认!”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愉快的气氛中,分享完了两杯香气扑鼻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