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弟子谁当先,二婴争一王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2945 字 9天前

晋王眼神又扫向一旁坐着的西阳王,

西阳王赶忙起身说道,

“臣的错漏就更多了,

那些门生故吏,

仗了臣的名头,

去做了恶事,

虽然臣已经惩戒了他们,

但这又何尝不是,

臣平日里太过放纵门人所致?”

晋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做了个总结,

说道,

“便是如此,

人,谁能无错哪。

不要揪着同僚一点小错不放,

因为这点小错,

而演变成了大错。

就比如,

孤要封耀祖为长乐亭侯,

不是因为宠爱幼子,

而是为了延续亡弟浑的香火,

刁仆射却用没有合适的良才做家丞,

来劝孤停封。

还举了临淄侯曹植的例子。

元规,

这些礼法的事情,

你研究的透彻,

不如就由你来评评理,

是刁仆射说的在理,

还是孤说的对。”

晋王瞬间转舵,把策试的题目,

从律法,又转到了继嗣上。

庾亮想了想,

没有直接接晋王的话题,

而是岔开了方向,

反问晋王,

“大王,

昨天,

贺太傅给太子授课时,

提到了琅琊王郎中令丁潭,

请服丧三年之事。”

晋王点了点头,说道,

“是有这么一件事,

丁潭想借服丧之事,

来提醒孤,

阿裒还有嗣子安国,

应该早日让安国继承王位,

以安琅琊国。

孤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就询问了贺太傅。

怎么样?

贺太傅有说什么吗?”

庾亮点了点头,说道,

“贺太傅讲,

琅琊国虽是大王的封国故地,

但现在大王位在晋王,

晋王有太子,

那么,

琅琊王就不能算大王的嗣君,

只能按照诸侯王来对待,

这诸侯王之丧礼,

不同于君王和嗣君之丧,

自古就没有三年服丧之说,

都是安葬之后,

就可除丧服。”

晋王听后,不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贺循不愧是老狐狸,

自己想问的明明是——

自己不想让安国继承琅琊王位,

需要找个合适的理由。

这个琅琊王位是要空出来,

等到合适的时机,

授予耀祖的。

但贺循这个老家伙,

却给自己一本正经的,

谈起了什么春秋礼法。

巧妙的避开了关键,

在安国还是耀祖的问题上,

贺循选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按照礼制,

琅琊王是诸侯王,

不是君主或者嗣君,

因此,

不需要人来服丧三年。

那丁潭也不是善茬,

看似在问他自己用不用代替嗣子,

以臣首服丧,

实际上问了两个问题——

琅琊王算不算储君,

琅琊王位该给谁。

晋王压了压心中的怒火,

问道,

“元规,那你怎么看?”

庾亮自然也不能去接这个锅,

说道,

“大王,

既然礼制上诸侯王没有三年之丧,

那就让丁郎中令服心丧,

这样既不违制,

也能照顾到丁郎中令的忠心。”

晋王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你看,

耀祖该不该继长乐亭侯的嗣位哪?”

庾亮见实在躲不过去了,

知道晋王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嘴,

说出——

耀祖当封琅琊王,

而那个爹死妈寄居的安国,

就赏他个长乐亭侯。

这种出力不讨好,还挨骂的事情,

庾亮自然是不会做的,

想前想后了一阵,

说道,

“大王,

臣觉得两位王子还都在襁褓之中,

贤德孝才,还看不出来。

倒也不用太着急定下嗣位。

不如就让丁郎中令,

共同教导二位王子,

等二位王子到了年龄,

自然就分出来了。”

晋王还是比较满意这个说法的,

只要没有一锤子敲死,

那耀祖就还有希望,

来继承这个太子之下,

最重要的王位。

“元规这个想法好,

那就由琅琊国的贤士共同教导,

等二子成年了,

再来定谁继长乐亭侯,

谁继琅琊王。”

这么回答,

其实也是司马绍和庾亮商量后的结果,

司马裒的葬礼一拖再拖,

就是卡着这个琅琊王的王位,

到底是安国,还是耀祖。

琅琊国的那些官吏们,

自然是希望安国继位,

但晋王这边,

自然是希望,

把最好的王位,

留给耀祖。

而司马绍这边哪?

他最希望的是——

最好不要有琅琊王这个王位,

毕竟这是晋王之前的王位,

要说它是嗣君,

甚至都能说得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么一个极具危险的储君争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