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抬举旁人跟自己争宠,要不就是各种阴谋算计扑面而来。”
“面对这样的人,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过还好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再无任何还手之力。”
“龙凤胎祥瑞,安陵容自然明白这样的一双儿女,带给皇帝的可不止是添丁的意义。”
更有朝政的襄助。
寿康宫
“母子二人相对而坐,皇帝脸色喜色难掩,淑妃的好消息,昨日苏培盛已经告诉皇额娘了吧。”
太后少见皇帝如此高兴,也不想扫了他的幸,笑着点了点头“淑妃确实是个有福气的,入宫刚刚满了四载,已经连生两胎,更是生下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一对龙凤胎双胎。”
“这样的福气,实在是非一般人能有。”
“皇额娘说的是,容儿刚刚入宫时看起来柔柔弱弱,不想身子却是不错,只是这次生下双胎,还是伤着身子了。往后还是要好好养养才是。”
“自然,女子生产本就是鬼门关走一遭,淑妃再有福气,有要好生调养,才能让皇帝绵延子嗣。”
“皇额娘放心,给淑妃照看身子的可是太医院副院正,医术精湛,自然不会出什么岔子。”
“皇帝心有成算,哀家就放心了,太后话落端起茶盏,暂时没有开口的打算,皇帝转了转拇指上的青玉扳指,脸上有些犹豫的神色。”
“太后是皇帝的生母,就是皇帝从小不在太后身边长大,若说这个世界上最了解皇帝的人,无疑就是太后。”
“轻轻放下茶盏,开口问道;皇帝有何话要说?皇额娘是儿臣的生母,有些话儿子就不藏着掖着了。”
“皇帝一句话立刻让,太后心里警觉起来,脸上却还要一副慈母的神色应道:自然,你我母子本应该有话直说。”
“儿子想立刻给两个孩子赐下名字,太后一愣,倒是没想到,皇帝说的会是这件事。”
“宫中孩子金贵,也难将养,就算是到初弘昭弘珺,不已是满了周岁才赐下名字的。”
“皇帝现在有这想法,想必是有什么缘由?哀家能否知道?”
皇额娘知道,外头对于儿子这个皇位的由来,可以说是说法不一,自从朕登基后“河南考生罢考,江南水患,桩桩件件,没有一件不是说朕未君不仁”。
“庶民愚钝,人云亦云,本就不是什么难猜的事,皇帝又何必未必费心呢?”
“话虽如此,到如今容儿生下龙凤胎双胎,此乃祥瑞之兆,她虽然在位位但儿子打算郜召天下,如此祥瑞也可以堵下天下幽幽之口。”
太后手指一颤,没有想到皇帝会说这样的事,“郜召天下,皇帝也说了。她位份………”
“太后有些犹豫,她是喜欢弘昭不假,也喜欢安陵容的安守本分,懂事听话,但是在她心目中这世上没有任何事,能比得过乌拉那拉氏和乌雅氏的荣耀来得重要。”
“所以太后下意识就想拒绝此事,只可惜在这仓促之下,她一时还没想到皇帝此举,可并非是为了安陵容。”
“而是为了他皇帝的名声,今日不管安陵容如何,还是旁人,只要生下龙凤胎双胎,都少不了来这一遭。”
“太后的话还没说完,皇帝额脸色就有些沉了下去,瞧着皇帝的脸色微变,太后的心思随间就明白过来,自己理解错了。”
收回放在桌上的手,太后嘴角扯过一丝丝笑容,“不过淑妃能平安产下龙凤胎双胎,乃是天赐的祥瑞,更是皇帝为君仁爱,得天所赐。”
“因此郜召天下,倒也不是不可以,母子二人打了几句极风,都各自明白对方的想法。”
“皇帝脸上再次露出笑意,皇额娘说的是,那此事就这样定了。你是皇帝,此等小事你自己决定就好了。”
“皇帝听后起身,今日时辰不早了,也快到了皇额娘礼佛的时辰,儿子就不耽搁皇额娘礼佛的时辰了,儿子去延禧宫看看孩子们,就不耽搁皇额娘了。”
“也好,外头凉,皇帝该注意些身体才是!”
“皇额娘放心,儿子改日带着孩子们来陪皇额娘用膳,儿子告退!”
“皇帝转身离去,一直到对方走出门口,太后才长长出了一口气,竹息皇帝给孩子们郜召天下应该没有旁的意思吧。”
“这个问题牵扯的朝政,竹息不敢回答,给太后换了盏热茶,太后你如今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今日六阿哥会延禧宫氏还说要日日来陪你呢,你又何必为了这些事,费心伤神呢?”
太后示意竹息将茶放在桌上,接着道;“皇后无子,这算不得什么,但是她做过的那些事,万一那一日被皇帝知道了,依皇帝的性子是绝对不会让她就在中宫尊位的,到那时候………”
“太后的话说到这里,突然顿住,神色间闪过纠结,似乎是下了什么决定一般,再次说道;竹息取哀家的金印来。”
“太后………?还有笔墨,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