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他们是在羞辱乌合之众这个词语的吗?

“前面攻打堡垒的二千人,原来是他们的朝鲜军中的精锐啊!那也能叫作精锐吗?我怕这些朝鲜人,怕是对精锐,这个词有些误解吧!!”

亦有人笑道:“号称十几万的勤王大军,就因为二千人的战败,死了两个先锋官,他们的军心就不稳了?”

“难道他们对上战场,对战争的认识与觉悟是如此浅薄的吗?”

......

【为了维持军心,李洸决定暂避锋芒,于是下令部队开始转移阵地。】

【将刚刚搭建好的行军营帐,从光教山阵地搬迁到更靠后的山峰上。】

诸天万界下。

民间:

“噗~!”

看到天道画面中,那朝鲜军队的士兵,一听要将阵营搬到靠后的山峰上时,一个个都非常的勤快,很快就把刚搭建好的行军营地,给搬到靠后的山峰上时。

很多百姓们再也忍耐不住了,都纷纷噗笑了起来。

行军营地是如此随便搬迁的吗?

这不是在瞎折腾吗?

士兵的力气与精力,都放在这方面上了,万一倭寇趁机劫营,将士们哪里还有力气对敌?

再说了,这种临时搬迁营地的行为,乃是兵家大忌,难道他们一点都不懂的吗?

有搬迁营地的力气,不如多建造一些防御工事,多建造一些栅栏,围栏,拒马不是更好的吗?

很多都不行军打仗的百姓们,但听多了说读人讲的故事之后,都是知道一些在行军打仗方面的知识与认知的。

比华夏千古传承下来的兵书有很多,最能让百姓们通俗易懂的,就是《三十六计》了。

《三十六计》里那朗朗上口的四个词语,就能简单的概括了一些兵法的应用。

就连倭寇在占据龙仁之后,都知道建造堡垒御敌,然而这些朝鲜将士与士兵,却不知道构建更牢固的防御工事。

而是把时间,精力与体力,都浪费在意义不大的搬迁阵营的上面去。

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所以,当他们看到朝鲜军队如此这番折腾之后,感觉这些朝鲜将领与士兵,完全就是比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还要外行的外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