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就是偶尔想起来了,溜达过去,摸一摸,或是享受一下滚滚拉车。
王姮还有更多的事儿要忙。
她不只是要帮楼彧处理楼家在沂州的产业,还要处理自家的。
她王姮,亦是富可敌国的富婆呢。
除了私产,王姮还是王家的家主,也要考虑整个王氏一族的未来。
王姮特意找了几个族老,以及新生一代中比较优秀的子弟,询问过他们的意见,再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决定——
“阿父,我和族人商量过了,王家继续在河东,守着东山书院。”
“族中会选拔出若干优秀儿郎,随我一起进京。”
“到时候,不管是继续读书,还是谋求入仕,我都会帮忙。”
王姮是古代土着,虽然没有父母亲缘,却不会“六亲不认”。
她知道宗族的重要性,也明白不管自身如何强大,依然需要一个强大的家族。
只要王家上下,不全是王廪这般自作聪明、唯利是图的蠢货,王姮就愿意扶持。
王家兴旺了,她这个王氏女的身份,才会更加的尊贵。
“啊!啊啊!”
王廪果然是个祸害,足以遗千年。
被砸伤了脑袋,昏迷两三个月,居然还能醒过来。
搁在后世,都能算是奇迹。
在医疗不够发达的古代,王廪的苏醒,更是“神话”——
定是孝女王九娘,一片孝心,感天动地。
王姮亲身侍疾的事迹,本就已经在沂州、齐地等流传。
王姮“孝女”的名声,更是如同刷了金漆。
哪怕没有公主的尊荣,只靠“孝名”,她也能备受世人的赞誉、推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朝若是修着《列女传》,王九必定能够占据一页纸。
而王廪的苏醒,更是直接在王姮那金光闪闪的好名声上,渡上了一层神光。
老天果然有眼,孝道果然能够感动天地神明。
有个至纯至孝的女儿,活死人都能被唤醒呢!
王姮:……好叭!祸害亲爹,活着就活着吧,总不会是坏事!
因为王廪只是醒过来了,却跟谢太夫人一样,无法言喻、行动不便。
这样的病患,只需安排丫鬟、仆从伺候,费些药材、钱粮,却不会给王姮带来太大的麻烦。
养着,就养着吧。
王姮还是太乐观,或者说,她低估了王廪对于权利、富贵的渴望。
听闻女儿被“情敌”封了公主,王廪非但不觉得羞耻,反而十分兴奋。
兴奋之下,原本口不能言的他,竟能够呜呜咽咽的吐出几个字。
这会儿,又听到女儿安排王家的未来,王廪梗着脖子,面部因为过度用力而扭曲着,嘴角流着口水,却还是艰难的吐出几个字:“我、我……要……进、进京!”
王姮:……都变成这幅鬼样子了,居然还想杀回京城?
怎的?
难不成,你还想入仕?
王廪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狠狠的、死死的盯着王姮。
大有她若是不同意,他就算是死、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这个不孝女!
王姮:……渣爹,我孝与不孝,你说了可不算。
至于王廪妄想进京的心思,王姮没有急着做决定,她想问问阿母。
毕竟,阿母是王廪的前妻。
王廪若是进了京,还有王姮这个公主之女,他们曾经的恩怨情仇,将会再度被翻出来。
这些事,不只是会影响到姜贵妃的名声,还可能影响到圣人对她的偏爱、恩宠等。
王姮必须征询阿母的意见!
“阿父,莫急!您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将养好身子。”
富贵的美梦,且先放一放。
若是王廪还是不肯消停,王姮就会让王廪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不孝女”!
……
王姮给姜贵妃写了信,命专人骑快马送去了京城。
这时,已经进入到了十月。
初冬时节,这日,第一场雪,悄然而至。
纷纷落落的雪花中,一队人马抵达了河东。
礼部传旨的天使到了。
王姮收到消息,赶忙命人大开中门,亲自迎了出去。
沂州、河东等衙门,也都听到了风声,纷纷赶来观礼。
王家庄子外,陆怀瑾、河东县令等官员,东山书院的师生,以及周围的村民等,全都不惧风雪的站立着、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