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飞鸿的骑兵前出迎敌了,他们留在原地的作用就是防备前来支援叛军的突厥骑兵。
突厥人来了,他们自然没有留在此地的理由。
一阵烟尘滚滚后,大康人的大营里变得空空荡荡起来。
周飞鸿留下的三万精骑和五万多步卒全部出去了。
期间,迎击突厥骑兵的大部队汇报,他们的进展顺利,突厥骑兵被他们打了个很漂亮的围攻,现在,敌骑兵的第一波攻势被他们打碎,他们正重整队形意欲围歼这些溃散的突厥骑兵。
而后者也在后撤意图跟追击的大康骑兵拉开距离重整队形,意欲反击大康追兵。
并州城来报,他们已经拿下了并州城东面外墙的城墙,现在他们正在带人清理并占据所有的外墙。
周飞鸿指示需稳扎稳打,必要时可以尝试继续进攻。
他的想法很简单啊,只要围着并州城就可以将里面的人慢慢炮制了。
到时候,慢慢啃,慢慢料理,问题都不大。
现在急需的是将外敌赶出大康,至于大皇子则有大把时间解决。
目前,一切顺利。
但是,顺利地太过头了,这是他从军多年作战最顺利的一次。
不对啊?
异族的顽强与彪悍他是知道的,他们的是马背上的民族,以骑兵立族,各部落的骑兵都非常的彪悍,越是彪悍,才越有地位。
他们的顽强周飞鸿心知肚明,他们怎可能那么弱?连一点像样子的反抗都没兴起就后撤十余里了?
这幅场景...这幅场景就好像方贤军那老家伙在跟吐蕃人作战的时候使出的示敌以弱的伎俩。
但是...他周飞鸿可不是那傻子,你示敌以弱,我巍然不动,挪一下屁股、改一下命令都算我输!
那他们是为了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