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国人通常唐人都是骄傲的:咱大唐会打败仗?呵!从圣高武发红利起,咱大唐何时败过?或许战场上有不利,但最后的战争结果一定是大唐胜利!唐人对大唐和唐军的强大深入骨髓。再者一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只有对帝国对外战争有信心,才有资格享受红利。那些对国家不信任的,不敢投资的,凭什么享受战争红利?
所以,战争债券一发行,就很快卖光。
而这些巨量的银钱并没有囤积在官库里,而是从官府又流向民间,成为各个工场接下的大笔军资订单,以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帝国的战争。这些大量的军事订单又给数百万工场作工带来了收益,增加了他们的家庭财富,进而带动了市场的消费;大工场的订单又给上游的原材料商和最源头的种植户们带来了收益,这种链式传递,让民间不仅没有因为战争颓敝,反而拉动了经济更加繁荣。这就是大唐的战争经济体系,银钱来源于民间,又回利于民间,递了个来回,打了个滚,流通领域就增加了收益。被大唐的计然学家们称为“战时链动经济”,这是大唐能够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又长胜不衰的重要诀窍,也是其他国家很难学会的诀窍。
这个经济学的道理并不复杂,但执行它的体系却是复杂而严密的,而且最难学到的精髓是:公平。或许个别环节免不了贪污、贿赂,但整个交易体系是公平的,有严峻的法律保障,这来自于国家的法治。大唐重法,举世皆知。这个法不是“权贵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而是权贵与庶民违法必罪的法reads();。权贵有权贵的法,庶民有庶民的法,譬如权贵杀人,依其功劳依次剥夺抵罪,平民杀人就必须以命抵命,因为平民没有功劳可抵,这就是大唐的公平。又如权钱交易,收贿的官员一方定罪必定大过行贿的庶民一方,因为官员的地位高,获得的权利多,相应的当付的责任就该更重,这就是大唐的公平。总之,大唐用可见的利益将国民和国家绑在一起,国家得利,国民必定分享利益,这就是公平,又用法治保障官民交易体系的公正。大唐能够凝聚民心拥护战争,就在于这种利益分享体系。当年对外扩张最厉害的高宗被言官们大骂“穷兵黩武”,但民间从没骂过这位陛下穷兵黩武,反而对高宗充满爱戴之情,因为这位陛下给大家发了红利,让大家知道国家战争胜利我是能分到利益的。
这一次朝廷共发行了三亿四千六百余万贯债券,按惯例分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各有发行量和申购限额,这些措施都是尽量保障每户国民都能购买到债券,而不是被权贵和有钱人垄断。但不是每个唐人都有资格买债券,必须是官府户籍册上的“编户民”,唐律称之为“国民”。
唐律规定,国民给国家纳税,相应的享受国家给予的待遇。奴隶是国民的私有财产,没有对国家做出贡献,当然不能享受国民待遇。不事生产的乞丐、无业游民这类,还有将田地托庇于士族豪强的隐户,不对国家付出,当然得不到国民待遇。这就是“付出和得到”的公平。当个人的利益与“国民”挂钩,国家观念和国民性就产生了。这是大唐每逢战争和天灾都能立即凝聚起民心的重要原因。当国家的强大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时,民众才会为这个国家的强大而骄傲并为之付出,大唐才会成为唐人心中的“咱们帝国”而不是谁做皇帝他们都不关心的一家姓王朝。
“……购买战争债券,让各个阶层不在战场却关心战争的胜负,参与到战争中去,才能让对外战争成为‘帝国的战争’而不是‘朝廷的战争’。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真正凝聚一个国家。”
这是高宗的话。
李毓祯坐在奉先阁二楼的阅读室里,阅读着高宗皇帝的帝札,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在干净的白檀书案上,也照耀在她平静的脸庞上。
她的心也已经沉静。
帝札中的文字有着令人沉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