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回到了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早晨。
在哆来咪幼儿园厨房的操作间里。
黄骏熟练地将晶莹的江米面轻轻洒入宽敞的大盆中,随后,细流般的温水缓缓注入。
选择温水,是出于对口感细腻的追求,旨在消除面团的任何结块可能,同时保证最后面团的柔韧度。
水和面粉的比例也是至关重要,一比三的黄金比例,是制作出完美糯米糊的关键。
拿起筷子,朝着一个方向,一边搅动一边和这个面,直至那原本松散的粉末逐渐融合,化为细腻滑顺、散发着淡淡米香的糯米糊。
没错。
他今早将要为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顿早点,更是一道承载着华夏悠久饮食文化的传统小吃——驴打滚。
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
但是,为什么又称为驴打滚呢?
应该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故而得名。
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了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便有云:“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由此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在当时已约定俗成。
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
现在许多小吃店一年四季都会供应驴打滚,但大多数已经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以求更佳口感,但那份外裹黄豆粉的黄色诱惑与独特风味始终未变,依然是广大食客心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黄骏为了追求口感,故而也用江米面制作。
他先把调好的糯米糊逐一轻置于蒸笼之中,随后点燃熊熊烈火,任由蒸汽在锅内咕嘟作响,悠然蒸煮四十分钟
而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
他将事先准备好的璀璨金黄黄豆粉,犹如金色瀑布般倾泻入铁锅中,瞬间覆盖了整个锅底,绚烂夺目。
手握铲柄,他手腕轻盈地舞动间,铲子与铁锅的每一次触碰都激起清脆悦耳的“当当”声,伴随着这声音,铲起的黄豆面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如同金色的波浪在锅中起伏,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
随着热量的渗透…
黄豆面逐渐释放出深邃而浓郁的豆香,那香气醇厚悠长,仿佛陈年佳酿,愈品愈有韵味,弥漫至厨房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不禁沉醉于这满室馨香之中。
与此同时,黄豆面的色泽也在悄然蜕变,从最初的鲜亮金黄逐渐转变为深邃而富有层次感的暖色调的色泽。
察觉到黄豆面正泛起一丝诱人的糊香,却尚未沾染丝毫不悦的黑色,他立马熄火,将其盛出。
目睹此景。
钱国祥主动上前,笑着说:“黄厨,您先歇会儿,这黄豆面的筛选工作就交给我吧!”
“好,那就辛苦你了。”黄骏微笑着点头应允。
钱国祥拿起一把干净的小勺,舀起一勺炒好的黄豆面,就像品鉴师在品鉴美酒一般,细细品味。
他闭上眼睛,让黄豆的香气在口腔中回荡,然后满意地点头,赞许道:“嗯,黄豆粉炒得既不过火也不生涩,恰到好处地保留了黄豆的香气和口感,黄厨,您的手艺真是一绝。”
“过奖了。”
黄骏谦和一笑,但同时心里严重怀疑钱国祥之所以如此殷勤,其实是因为馋了,想要尝一尝这第一口炒制好的黄豆面。
不过,他并没有点破。
而早已被香气吸引的李婶和林婶,见到钱国祥已经开始偷尝并发出赞叹,而黄骏似乎并未介意,她们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和食欲,纷纷拿起勺子,开始尝试这炒制好的黄豆面。
尝过之后,她们也被这黄豆粉的美味所折服,纷纷表示惊讶:“没想到炒黄豆粉干吃还挺好吃的啊!“
随后,三人一起将黄豆粉轻轻地放入筛子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筛选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
蒸锅“噗嗤噗嗤”的声音渐渐减弱,糯米面也蒸好了,厨房里也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糯米香。
黄骏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揭开蒸锅的盖子,一股温热而湿润的热气瞬间汹涌而出,与他的脸颊亲密接触,带来一丝丝温暖的慰藉。
他仔细地看了看蒸好的面糊,只见其呈现出迷人的半透明质感。
他用刮刀划过,内里毫无白色面粉的踪迹,这无疑是熟透的完美标识。
“完美!”
黄骏戴上手套,将热气腾腾的面团一一取出,放在撒有少量黄豆粉的面板上,防止糯米黏连。
他手法娴熟地滚动着每一个面团,让它们在黄豆粉中悠然自得地翻滚,直至每一面都均匀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待所有面团均披上了这层金黄的“盔甲”后,黄骏拾起了那根沉甸甸的擀面杖。
擀面杖在他手中仿佛化作了舞者手中的绸带,轻盈地在空中勾勒出一系列流畅的轨迹,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砰砰砰”的清脆声响,宛如急促的鼓点,充满了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