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无人机在密林上空盘旋,下面伪军的人马刚听到声音,一枚手雷就掉了下来,立即在树林中扬起了一团烟雾。
“嘭!”
“哇啊……”
伪军中三人倒下,被弹片炸的是痛苦翻滚,可更为致命的却是惨叫声暴露了他们的位置,躲在废墟中的杨锋一下子闪出来,手中的黄油枪就开始了扫射。
“突突突突突突……”
“呃、哦!”
子弹穿过植被,两个伪军顿时翻倒,随即双方就开始了激烈的对射。
为了追求杀伤力,追求最短时间内的最强火力,双方都是冲锋枪配手榴弹。
区区几十个人愣是打出了一场小型战役的气势,但是2-3分钟之后,黄油枪和百式冲锋枪的差距可就显现了出来。
美国货比日本货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口径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杨锋时不时发射的火箭弹、扔出的爆破筒,更是让伪军的数量锐减。
勉强支撑到10分钟,30名伪军精锐已经倒下了三分之二,防卫军的弟兄们也从废墟中冲了出来,渐渐开始转入了反击。
这下伪军绷不住了,奋力扔出几枚手雷,接着就一溜烟的逃向了城市……
“嗖……嘭嘭嘭嘭轰!”
防卫军的炮群,再次上演了饱和攻击,迅速将伪军固守的一片居民区,笼罩在了漫天烟尘之下。
杨锋说到做到,带着范马尔返回之后,立刻就展开了攻势,而且开始犀利的前后夹击。
舰炮配合直升机,对着班达楠市中心猛轰,杨锋这边就开始一层一层的剥洋葱,将伪军的抵抗粉碎。
绝望的阿贡将军才干有限,只会照搬日军的那一套,结果却完全顶不住杨锋的碾压。
至于阿古斯市长就更糟了,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冲进电报局大楼,想要打开电台全频广播,至少给杨锋、给万岛社会党抹抹黑,号召更多人来反抗新的政权。
可令人心酸的是一架无人机栽着干扰装置,就在电报局大楼上面盘旋,阿古斯就什么联络都发不出去了,班达楠仿佛是变成了一座信息孤岛。
一个小时之后,班达楠外围崩溃,数万后撤的伪军全部都挤在了市中心一带。
两个小时之后,绝望阿贡将军开始引爆设施,一时之间班达楠是巨响连连,到处都是升腾的烟柱。
三个小时后,战斗基本结束,阿贡将军的尸体被确认,阿古斯继续在逃,防卫军开始将一群一群的俘虏押出城区,这同样预示着杨锋、万岛正式控制了苏岛……
10天,不过才10天。
万岛防卫军就创造了一个神话。
当日本人后背起火的消息传遍全球时,所有同盟国都沸腾了,一封接着一封贺电飞来,不少人都对新生的万岛是刮目相看。
但杨锋的喜悦却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治理要比击败困难多了,他在返回棉兰之后,已经整整48小时没有合过眼了。
日军的威胁
伪军的威胁
土地划分
民众安置
城市重建还有产业布局,千头万绪的工作叫人发疯,哪怕是有渔府一群工作人员辅佐,杨锋依然感觉是无所适从。
海军去监视附近的岛屿了,这样日军想要反攻的话,第一时间就能够知晓。
空军成了救火队,不停在各个城市间穿梭,一方面是镇压残余的敌人,一方面则是发挥震慑的作用,警告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都老实待着。
七万多防卫军陆军,每个城市驻守5000人,这个就已经是极限了,而且他们除了维持治安,还的兼顾收缴武器,并且需要时不时的应付躲入山中的溃兵。
至于万岛有限的工作人员,他们就只能是集中在各个城市,先进行宣讲和教育工作,努力在这些地方先把秩序建立起来。
要知道杨锋为首的万岛,可不是抢一把就走的流寇,他们是真把这里当做家园来建设的,所以杨锋是硬着头皮,第一时间就上马了200座工厂。
什么钢铁厂、化工厂、铸造厂、机械厂……,杨锋一面利用棉兰原本的底子,一面把管道工厂往外迁,简直是把棉兰整个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顺着窗户一眼望出去,到处都是工人和脚手架,动作简直比当年的三王山新村还要激进。
除了数万俘虏,万岛自己也挤出了上万的工人,努力在战争的阴影下,建造这些工厂与基础设施,就比方说杨锋重点关注的码头,那里就有无数人影在烈日下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搬石头、铺水泥、盖房子……
之前杨锋大量的兑换弹药,现在却180度急转,开始大量的兑换粮食,努力满足建设工作的需要。
这时候就有人提议,干脆把苏岛北部密林中的百多万民众迁出,这样一下子就可以把棉兰填满,还能为建设跟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力。
可杨锋犹豫再犹豫,最后却还是咬着后槽牙,拒绝了这个诱人的提议。
手段可以稍稍激进,但是脚步必须扎实。
不然就会给未来埋下大雷!
万岛这个国家,以前被荷兰人统治时照搬的都是西方的那一套,关键执行起来后又进行了各种调节和变形,弄的是土不土、洋不洋。
但是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私有制早已深入人心、刻在了骨子里,眼下社会党开始推行公有制,这就必然遭到各种阻力和抵制。
杨锋的思想没有那么极端,他也清楚私有制是有很重要的存在意义的,但是就今天的万岛来说,他必须先打下一个基础,为整个国家定下一个大的基调。
落实到具体问题上,那民众迁入城市容易,但那只是昙花一现,杨锋还是要用集体农庄的形式把万岛的未来彻底固定。
于是乎在半个月之内,差不多有30万民众迁入了棉兰,其他人则是由隐秘转为公开,开始在苏岛北部建村立镇。
一个壮劳力15亩土地。
一个家庭随随便便就是4-50亩。
而1000个这样的家庭就构成了一个集体农庄。
在八个这样的集体农庄中间,则是会设立一个人口在2-3万左右的小镇。
如此一来苏岛北部就被迅速的开发建设,无数密林都被推倒,一条一条道路是迅速的延伸了起来。
关键除了村子和小镇,大型的种植园也在拔地而起。
每个两万亩左右的面积,选拔和寻找专人来管理,划分出专门的生活区,然后再安排工作人员。
这些种植园和集体农庄的形式不一样,他们是工人雇佣的模式,当然是可以带上家人的,而且在这些种植园里面全部都种满了橡胶树、甘蔗、胡椒还有丰狂一号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