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梅执礼已经草拟好了圣旨,赵桓看过后很满意,圈批了一个“可”字,那就是同意下发了。
接着,他对梅执礼说道:
“朕想单靠盐钞是不够的,不仅要供应京城,还要供应全国各个战场,需要大量的粮草和军饷。
好在长江以南我们有辽阔的土地作为我们的后方,我们筹措粮食和军饷不用发愁,但是要找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证军队的后勤,首先是粮食。
各个城池的防守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保证坚壁清野的效果,才能打持久战,光靠本地解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华北。
在这么多年的战乱中,华北已经千疮百孔,百姓民不聊生,当地已经无法供应,必须从南方调集。
而南方走陆地运粮食耗费太大,必须走水路。”
赵桓读过大量的宋朝文献,如果走陆地运粮食,那是最不划算的一种策略,路上的损耗会占到九成。
也就是说一百斤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如果走陆地的话,运到目的地还能剩下一成的粮食就不错了。
而且,朝廷组织运粮的各种正常和不正常的损耗非常的,因为沿途被雁过拔毛、中饱私囊是普遍现象,根本没办法禁止,都算在了路途损耗之中,赵桓深知这一点。
他对梅执礼说道:
“你替朕再下一道圣旨,给南方各州县,允许当地粮商收购粮食运到北方出售给军队,咱们要按照正常粮价收购。”
梅执礼实在忍不住了说道:
“官家,要是按照正常粮价收购的话,那就太便宜这些粮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