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不懂什么叫他妈的反败为胜啊!
谁都可以嘲笑他的战斗力,尤其是战斗力比较强的张献忠,有这个资格。
但师襄绝不认可,张献忠有嘲笑他的胆识眼力的资格。
人类之间,‘瞧不起’这种情绪通常是相互的。
张献忠觉得师襄不会打仗,没本事;师襄也觉得张献忠不会做人,小垃圾。
师襄心说,比眼力论胆识,我早在大帅还只有几千人马的时候就慧眼识真龙,不惜以兰州相赠,富贵险中求,方得今日旅帅之尊位。
你张献忠什么东西,带着军队被堵在庄浪卫城不敢露头,叫冯世林那个小东西拿一封牛头马面的委任状给迫降了。
要眼力没眼力,要胆量没胆量,你算他妈老几?
你才是我大元帅府凭同乡恩义,博取上位的幸进佞臣!
想到这儿,师襄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部堂有何高见?”
张献忠一看他的表情就乐了:“哟,师旅帅这是不服气?你看看你麾下骁将杨国栋,那才是会打仗的样子。”
师襄闻言看向穿插敌后的杨国栋部,杨国栋部骑兵多,冲突进去也没有下马步战,同样兵分五哨,此时正拉扯着七八个五百人的滇兵营撵打。
哦不,准确地说,很快就要被撵打了。
因为骑兵在同样的战斗宽度下,兵力比步兵少太多了,导致每个正面都在挨揍,看一眼就落马四五骑。
师襄以为张献忠是在说反话,摇头道:“妈的,我也没想到这杨国栋这么不能打。”
“嗯……非也非也。”
张献忠摇着头,拢着自己颌下的浓重胡须,说起怪话口气像个酸书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师旅帅听说过?三国演义里的。”
师襄听着这话,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人说话一张嘴就突出一个没文化,还在自己这正经世袭军官面前显摆上了。
他道:“张旅帅,这话出自孙子。”
嗯?
张献忠皱起眉头看向师襄,本能就寻思这孙子在诳我。
但咱老张文化程度本就十分有限,属于茶馆听书肄业水平,他自己心里也不太确定,兵无常势这话究竟是出自三国还是水浒。
因此张献忠干脆就不跟他计较太多,接着说道:“别管哪个孙子说的,这话什么意思?兵因敌而制胜,对付啥样的孙子,拿出啥样的本事。”
“那俩参将打得很稳,但眼下是夜战野战,你看这地形,稳中求胜,能将之击溃?他们就算把敌军打死一半,剩下那一半人也溃不了,往他妈哪儿溃啊?”
就凭张云起那几百杆铳,打出攻势吓人的进连环,确实能压住敌军,但每轮只能打死打伤几个人,在夜间条件下,几乎没震慑力。
这本身没有问题。
张献忠觉得有问题,就因为他不信临洮旅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士气和纪律:“敌军立于不败之地,我军进连环目前能拦住他们,可万一阵前有个闪失,几杆铳烧坏炸了,打过来他们能不能挡,能挡又能挡多久?”
“所以前线将领在此时更该选择激进战术,尽快将敌军击溃,而非稳住战线。”
要僵持,比的就是谁不出问题。
没有哪支军队敢夸下这样的海口,就能保证在作战中不出问题。
因此张献忠更欣赏杨国栋选择的战术,只是师襄看不明白。
就在二人对话的这段时间,战场上局势又发生了微小的变化,随着杨国栋部骑兵的一次次突击,越来越多的滇兵在龙在田的调派下投入战线。
整个自东向西的滇兵战线变得非常单薄,一个又一个滇兵营被部署到东边面对临洮旅的阵线上,一时间杨国栋部两千余骑要面对超过四千步兵的进攻,两军格斗趋于白热化。
双方在夜幕下你进我退,我进你退,交锋冲突十余回合,终于在某个瞬间,就好像杨国栋部承受的伤亡超过了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突然间战线崩溃,各个大队小队通通向后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