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儿子没那么多的社会阅历,但能力很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好大侄儿——也解决了。
到崇祯爷就不太行了,社会阅历不足,但优点是勤奋且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也善于求解。
高官是问题,迎刃而解;百姓是问题,土崩瓦解;财政是问题,疑惑不解;后金是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反正解了。
但社会问题就像癌症,发现的越早,越容易解决;遗留得越久,就越难以解决——问题从来不希望自己被解决。
乌斯藏遗留数百年的封建制度问题,就是乌斯藏兵弱的原因,人都是一样的人,藏巴汗的军队在装备上甚至还要比摆言三兄弟的蒙古军强,打起仗来却节节败退,问题的根子就在这。
藏巴汗表面上占有藏地,实际手下遍地土王,有人敢战、有人享乐,一百个贵族就有一百个心眼子,他拿什么跟失去家乡的火落赤兄弟打?
杨鼎瑞道:“其实我以为遣军入藏简单,倒是封王很难……封他们什么王合适,如今元帅府还没有王爵,珲台吉都只是州伯,火落赤兄弟即使封爵,爵位也应在巴图尔珲台吉之下。”
刘承宗摆手道:“无妨,给巴图尔珲台吉定的爵位低,是因为我心里将来还要给他升爵位,火落赤三兄弟将来未必还需要升爵位——何况,难办就不办嘛。”
刘狮子笑道:“我回信告诉他们,我记得他们对我的支持,但如今我还没称王,他们找我要王爵有点太早了,按照帅府仪制,他们三兄弟都是台吉,就都先封个县伯,乌斯藏的事一步一步办,他们的爵位一点一点升,将来授予世袭王爵也不是不可能。”
杨鼎瑞闻言摇头道:“你真打算在中原封个蒙古王?”
“当然不是。”
刘承宗摇头道:“对他们这些自拥兵马又有意归顺的首领,我也不想太过吝啬,但当然不会在中原封个蒙古王爵……先生,天下之大啊!”
说罢,刘承宗整理了一下文书,道:“这封回信送入乌斯藏,估计要不了多久,摆言台吉就会请求元帅军入藏,康宁的驻军不能动,拔掉藏巴的堡垒,调一营兵马应该够了,康宁府有能力把火炮运入乌斯藏吧?”
杨鼎瑞本想点头应下,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康宁府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也有充足的人力,从昌都方向给乌斯藏运送物资也很熟悉。
不过想到元帅府远征军在甘肃的变化,还是让他迟疑了一下:“你说的是多重的炮?”
“千斤炮。”
杨鼎瑞心说还好,不是刘承宗在北边铸的那种大怪物,点头道:“道路困难,但不是不能运。”
刘承宗在心里想了想将领名单,随后摇头道:“算了,给李老豺那一营人马也升为大营,配备匠人过了昌都再铸吧,我再给他添个只有千余军兵的营,到康宁府再补齐兵员。”
千余军兵的营?
杨鼎瑞问道:“元帅府还有千余人的小营?”
“北边新降的张献忠部,我打算派参将冯双礼跟着李老豺进藏,探探路。”
刘承宗一直在想入藏对他有什么好处,乌斯藏能提供的人力物力几乎都被遥远路途抵消,高原的很多矿产资源以目前技术手段也难以开采,最大的好处大概也就是离印度近了。
吐蕃就曾把边境推到恒河去,刘狮子也不打算刨太祖皇帝的祖坟,不过他心想,如果张献忠有勇气、有能力杀进大明腹地的凤阳,攻陷长江沿线的襄阳。
那几年之后,背靠整合之后的乌斯藏,让他下山去恒河转一转,也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下午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