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兵采集后油水分离,装桶装车往关内城池运输就行,油质轻,能直接做火油柜。
说起来也好笑,甘肃有大概两代人没经历过战争,各个城池储存的火油其实本意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想着出城操练行军带几桶,遇着雨天方便生火做饭。
日常储存是城里挖几个一丈见方的大池子,火油倒进去,存一个月池子周围土地变成赤黄色,就得再挖个坑转移,否则容易引发火灾。
而甘肃岁月承平,高台城内根本没人挖大池子,都是木桶储存,而且存量不会太多。
丁国栋很清楚,高台城内的火油不多,用一批少一批,杨嘉谟不会全部搬到城头,这个时候他们第一批火油差不多用完了,眼看肃州军从城头、临车、筒梯撤下,明军很清楚新一轮的炮弹轰击又要来了。
明军应该会撤回到城墙内侧的马道、步道上,这个时候登上城头,最有可能取胜。
丁国栋接手指挥,当即向元帅府中军、蜂尾针部传达军情,首先是告诉刘承宗他们很快就会发起新一轮攻城,让后方的千斤炮抬高射角,往城内打放几轮。
并告知统率四十门狮子炮的蜂尾针,不要向南城墙开炮,转向轰击东南两侧的角楼,压住角楼里隐藏的炮手。
随后由过去肃州卫千户、如今的肃州营把总黑承印亲自领兵,汇合了刚撤下来的几个百总部,将三眼铳预装弹药,拔了杆子插在腰间,趁城下烟雾将散未开,抬着云梯在城下集结。
另一边的千总米剌印则同样领兵做好准备,将士兵的布面甲、棉甲在护城河被填掉的小水坑里浸湿,一个个披挂湿甲集结于尚未被焚毁的筒梯之下,准备加入新一轮的攻城。
就在这时,与城池间隔一里的刘承宗收到丁国栋准备二次攻城的消息,他挑挑眉毛,在心里记住了丁国栋这个名字,随即下令十八门千斤炮调整射击角度,越过城头向城内开火。
黄胜宵还跟他告状,说这个丁国栋的八百人在嘉峪关里头守城的本事没有,倒是饭量都挺大,把关内足够半年的存粮吃干抹净。
刘承宗认为能吃不是问题,不要说仨月吃半年的粮,他就是仨月吃一年的粮,单就是这份遭受火攻后仍然勇于攻城先登的劲头儿,他刘狮子给得起!
“给我擂鼓,为勇士助威!”
十八门千斤炮的轰鸣声在高台城南一里再度响起,城上也同时响起鸣金之音,守军争先恐后,如潮水般抬着油柜向后城下马道、步道撤去。
与此同时,高台城西门外的吊桥猛然落下,甘州卫指挥使罗俊杰跨马扬刀,率六百军兵自西门瓮城鱼贯而出,直袭向城外刚刚将壕沟填实的莫与京部蒙古兵。
城内的杨嘉谟在第一轮火炮齐射中还没反应过来,军兵鱼贯下城的声音杂乱,直到片刻后元帅军十八门千斤炮第二轮齐射,他才皱着眉头抬头望向天空,心想这炮击怎么没听见打在城墙上的动静?
他听见远方轰隆的战鼓声,看着炮弹以极高的弧度越过城墙,杨嘉谟猛然须发皆张,高呼道:“不好!上当了,敌军仍在攻城!”
一墙之隔的城外,十余名士兵左右挺着长梯,如同合力挺着一杆锋锐长矛,向城墙掼去。
只不过这杆长矛最前方不是矛头,而是顶盔掼甲的肃州营把总黑承印,他把短斧别在腰间、口中衔着腰刀,两手把住梯子顶端向城墙快速奔跑。
梯子顶到城墙根儿,他猛地跃起,身后抬长梯的军兵齐声怒吼用力,把长梯跟黑承印斜斜地顶了起来,竟让他以垂直于城墙的角度踩着城砖携长梯跑了上去,待到脚下一空,两手撑起身体,再落地已经半跪着登上了高台城头。
紧随其后,左右又是几面长梯同样推着一名甲士顶上城头。
黑承印从口中取下腰刀,又抽出腰间短斧,在火油燃烧熏出四处黑烟的城头扫视左右快速起身,见城头已经没有守军,便挥动短斧召集几名甲士组成队列。
听见来自战地后方为他们响起轰轰的战鼓声,黑承印满是大胡子的脸上露出笑容,他妈的,在嘉峪关看三国演义算什么狗屁千户,这才是兵嘛!
随后他扬刀直指马道与步道上奔跑上来的明军,像一颗炮弹般撞了过去。
“先登城的首功,我黑承印拿下了!”
晚上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