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里,李有福的生活节奏独特而悠然。
轧钢厂他隔三差五才去一次,但是每半个月之内,他必定会拉上一头大野猪,或者是其他野物去轧钢厂。
就连清河纺织厂 ,北平制呢厂 ,北平纺织厂,北平东升服装厂,以及清华大学,他每个月之内都会去送上一头大野猪或者其他野兽的肉。
不过他都是没有规律的送 ,有时候半个月一次 ,有时候二十天或二十几天。
但是他每个月总能保持前往 这几家厂子送上一次,就连供销社,国营饭店 ,甚至是街道办 ,他一两个月也会去送上一回。
他偶尔也会前往农科大,在那知识的殿堂里,翻阅珍贵的资料,汲取前沿的农业知识,还会饶有兴致地去教室里听课。
每次学校组织考试,他都雷打不动地按时参加,而他的成绩总是异常出色,令人赞叹不已。
在上河村,村民们将从李有福小院挖回去的红薯悉心保存,玉米和稻子也都妥妥地放在地窖里,保存状况极佳。
转眼间,四月份到了,正是上河村进行稻种育秧的关键时节。
李有福恰好回到村子小院里去做试验,见到三舅王海远正准备带领村民们开展育秧工作。
李有福瞧着眼前的场景,脑海中浮现出前世村子里先进的育秧方法。
当下这种传统育秧方式太过落后,村民们后续拔秧时会遭遇极大的困难。
而前世采用的塑料托盘育秧法,能让秧苗成长后无需一株一株地费力拔取,直接一盘一盘端起即可。
每一盘秧苗,从边上轻轻揭起,再向前一滚,瞬间就能滚成一筒一筒的圆柱状,运输起来极为便捷。
“三舅,四叔,你们先停一停,咱们上河村今年试试新式育秧法!”李有福大声说道。
“新式育秧?这咋操作啊?”王海远和李君义一听,瞬间来了兴趣,急切地问道。
“三舅,咱村不是有木材加工厂嘛,让加工厂做些木板。”
“要是没有木板,用竹片做成竹板也行。但一定要做得严丝合缝,就跟一整块木板似的。”
李有福边说边在地上拿起一根树枝,迅速画出托盘的形状,“就像这样,木托盘宽三十二三厘米,长四十五厘米左右就行。”
“边上一圈要稍微做成凸起状,高一厘米多一点点。这一圈围挡,是为了防止木板里的秧苗跟旁边木板上的秧苗根部缠到一块儿。”
“做好之后,把一块块木板铺在田里,上面铺一层肥沃的浅泥土,接着把稻种撒在一个个木托盘里。”
“等秧苗长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移栽了。移栽的时候,直接把木板端起来,揭起秧苗的一边,把秧苗滚成一个个圆筒状,放在箩筐里,挑到田里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