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此时正焦头烂额地应对着一个极其棘手的难题——如何妥善处置数量庞大的朝廷大军降兵。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有将近十万人之多呢!
在这众多降兵当中,一部分士兵具备继续征战沙场的能力,但另一部分则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再被任用。按常理来说,给他们发放一笔丰厚的遣散费用,让这些士卒们返回家乡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现实情况却远非如此简单。
要知道都是历经无数战火洗礼、身经百战的老兵啊!一旦轻易地将他们放回原籍,那么极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状况: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士会再次响应征兵号召,加入敌军阵营。这无疑等同于间接地增强了敌人的实力,对己方造成极大威胁。
毕竟,与之前调派至南境的那些士卒有所不同。当年前往南境的士兵们,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超过七成的人都已在当地安居乐业,甚至有些人还把老家的亲人也接到了南境一同生活。而剩下一小部分即便家中尚有亲属未及接引,也大多选择独自在外闯荡,已然自成一家。总体而言,这批士卒在南境已经完全站稳脚跟,局势相对稳定。但眼前这批降兵若处置不当,问题可不小,
这些来自朝廷、选择投降的士卒们,他们之中许多人的故乡大多分布于关内和关外地区。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早已成家立业,有的甚至已经育有子女。若是将他们统统杀掉,高要实在狠不下心来如此残忍地行事;但倘若不杀,却也不可能毫无缘由地养活这批人。若要继续任用这些降兵,那必然得担忧军心是否稳固的问题。毕竟一旦出征在外时,他们极有可能受到他人的游说蛊惑从而叛变投敌。这样的情况,高要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发生的。
高要也曾考虑过让这些士兵在南方边境安家落户。就目前而言,钱粮等物资方面的供应倒还好解决。关键在于人心所向的问题,到时候自己费心费力不说,这些降兵还不满足,反而不会感恩,如果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加以妥善处理,那么此举反倒会适得其反。
当下恰好正在推行军事改革,这无疑又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毫不夸张地说,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般的烧钱窟窿!若不是因为有神秘系统的支撑,高要恐怕早就难以招架、无力维持下去了。而商会所赚取到的钱财,近乎一半都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了对军队的津贴补助以及各类武器装备的研发工作当中去了。
同时随着增加了四郡之地的原因,人才缺口也是进一步加大,虽然这些年高要一直在培养,不过还是比较偏向于基层一些,一些真正的人才还是不够用,询问了一番下来,现在有两个解决的办法,
其一乃是由李斯所提出的策略。李斯在当时拥有着极强的号召力。他计划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来召集那些昔日的大秦旧臣,以此继续秉持依法治国的理念来治理国家。不得不说,这一办法的利弊均是清晰可见、一目了然的。
先说其好处吧,这些大秦的老臣子们无一不是历经风雨、经验丰富之辈,他们在为官之道上可谓游刃有余,能力方面更是毋庸置疑。若让他们依循过往的规矩行事,便能有条不紊地稳定当下局势,并迅速着手恢复各个郡县的勃勃生机。
其弊端同样显着。毕竟这些人均为大秦的旧臣,他们对大秦的归属感相较于对高要而言可要强得多了。再者,从观念上来说,在高要看来,这些人的想法多少显得有些因循守旧。
而且能完全排除其中有人会表面顺从、暗地里违背旨意的可能。更为关键的是,李斯所召集之人,要么是他的门生弟子,要么就是往昔的下属。一旦这些人纷纷得到相应职位,那么李斯本人距离高位恐怕也是近在咫尺了。如此一来,权力过度集中于李斯及其亲信手中,或许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
然而针对此事,李斯并未加以掩饰和隐瞒。而高要呢,则毫无生气之意。因为他深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俗语所蕴含的道理,此乃人性之常态。更何况,李斯怀有重新掌控大权的念头以及这般野心,于高要而言,实则并非坏事。只因唯有李斯怀揣着如此野心,他方才会愈发勤奋地为高要出谋划策,并竭尽全力去谋取高要的支持与认可。
此外,还有一个主意乃是出自商山四皓之口。他们提议道:高要应当广泛开启言论通道,接纳来自诸子百家的人士,从而让这些诸子百家的人物得以入朝为官、参与政事。接着,再凭借商山四皓等一干人的声望与影响力,大力宣扬此举,进而吸引众多人才前来投靠归附。
只不过,这个构想固然有着可取之处,但同时亦存在着一些弊端。百家争鸣之事,听起来的确颇为美妙动听。可若是处于朝政稳固、天下太平的昌盛时期,那么所有这一切自然不会构成太大的问题。但当下正值这混乱不堪的乱世之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带来的坏处显然远远多于益处。单是各家之间在观念方面产生的激烈冲突,便足以令人焦头烂额、应接不暇了。
同样的政令,放在不同派系学说的执政官手中,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农家有农家的做法,法家有法家的做法,这反而会导致内部的混乱不断,所以这种想法暂时也被高要所搁置,
高要发愁的间隙微微抬头,这才发现,书房的门口,吕雉,吕素两人已经站在门口了,看了看日头就明白,两人在这里的事件不短了,
“进来吧,我竟然把时间都给忘了。”高要坐在书桌前,头也不抬地说道。
“喏。”随着这声回应,吕素和吕雉两人缓缓走进了书房。此刻的她们心情各异,但都不敢轻易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