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慧拿到了那栋楼的正式过户手续文件,一式两份,自己在上面签了字。
然后,刘俊慧坐车到附近的邮电局,用双挂号的手寄给居住在美丽国的王沪苏。
王沪苏收到一式两份过户手续文件签字后,再给刘俊慧寄回一份,此事就了结了。
了结之后,这栋楼就是刘俊慧集团的财产了。
王雅茹是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她怕权限是经营,并不是这那栋楼的所有人。
刘俊慧寄出文件之后,不担心王沪苏那边会节外生枝。
通过这次面对面地洽谈,刘俊慧已经知道,顿王沪苏是一位正直善良的老画家。
而王沪苏也看好了刘俊慧,两人虽然只是一面之交,但是已经成为忘年交朋友了。
刘俊慧在邮局办完邮件手续之后,立即坐车到了商业街那栋楼前。
杨天一将车停好,刘俊慧下车,从小包里掏出夏文利转交的那栋楼的一串钥匙。
刘俊慧走到了楼门前,右手握住其中的那把最大的钥匙,去开那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锁。
钥匙倒是可以插进去,但是,已经旋转不了了。
在门上挂了近二十年了啊,风吹日晒雨淋,大铁锁内部已经锈死了。
不过,杨天一有这个本事。
他踮着脚,不知道怎么扭动钥匙的,直接打开了大铁锁。
其实,用钥匙开大铁锁,对于杨天一来说,只是个表面现象。
刘俊慧和杨天一进入楼内。
这是一栋四层小楼。
从外面看不出来,刘俊慧到里面一看,明白了。
怪不得,这栋小楼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现在仍然显得非常坚固。
它采用了当时最坚固耐用的材料:糯米砂浆。
古代,没有现代的钢筋与水泥,但是,用糯米砂浆盖成的建筑物,绝对不逊色钢筋水泥。
糯米砂浆,顾名思义,就是把糯米和石灰浆按照最佳比例掺杂在一起,制作而成的一种奇妙的粘合剂。
当然了,用糯米砂浆盖楼,费工费时。
首先要用大铁锅把大量糯米煮熟,捣成糊状,然后和石灰浆混合。
古人发明的这种工艺,会产生相当强大的黏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