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末日 第44章 01小队

未蓝启示录 木三分 3196 字 2个月前

不光如此,从市区通往机场的这条路乃是海珠市的主干道,平时都是车辆拥挤,川流不息,听说2月14日那一天,但凡有点钱的都开着车往机场跑,都想挤上飞京都的飞机,毕竟天子脚下,或许会安全一点.

可后来听基地里幸存的人说,没有几个人能顺利到机场的,大部分都堵在了路上,那条路也成了丧尸的狩猎场。

难道你们真想开着车身底盘这么低的一辆王冠轿车就去趟那条死路?”

听董老头这么一说,易风心里凉飕飕的。

4个人,80多发子弹,200多万行尸,一旦围住,这事儿想想就挺玄乎。

“老人家,这么说我们是很难回家了!”女孩子说话听起来就觉得温柔可亲。

“孩子,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你们还活着不是,只要还活着,总有一天都能回家。”董明义一看到叶天语,就忍不住想起来自己在东鲁省上大学的的孙女,要是她也能活生生的站在眼前,该多好。

“王大叔,既然是这样,那我们是想走也走不了,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们四个就跟你们搭伙吧!”

尽管易风没有实地考察过,对老董头的话不敢全信,但醒来的世界已经变得如此陌生,暂时顺水推舟,走一步看一步。

估计王崇他们从大巴上下来,也不单单只为问清四个人的来路和目的。

“其实,我们三个老家伙,下车来找你们,是看看你们能不能给帮个忙?”

王崇看了看身边的女人还有老董,说出这么一句话。

“帮忙?什么忙?”易风眉毛一抬,对方姿态这么低?于是不置可否。

“希望你们以我们队员的身份,一起回基地,并保持这个身份至少一周。”

王崇说完,逐一看向易风四人,很是诚恳。

“王大叔,我有点不明白,你们究竟是什么队伍?要保持什么身份?”

易风对这帮幸存者还是有些好奇的,刚才两拨人闹内讧,所提到的那个牌子似乎是个好东西。

“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我本是海珠市湾仔镇人,后来基地就建在那儿,才活到现在。

随着幸存者越聚越多,食物越来越少,5天之后,就有人开始挨饿。

我儿子死于丧尸,不能让小女儿饿死,我们夫妇就主动向基地军队首长提出,带一帮人去灾区找吃的,有老董哥,还有饿得腿打漂的老赖。

当时首长为了鼓励我们,给了两把M84的手枪,再加上老董哥跑船藏的老64,四个人3把枪把大巴车逆流开出了基地。

我是本地人,专拣人少的路走,在一个小超市弄回了不少大米和其他物资。

回到基地,首长很赞赏,就决定多组建几支民兵小队,我们就被编为第一小队,为了枪械管理和进出管控,每个队都发了一个巴掌大金属牌,上面刻上编号和队长的姓名。”

“姓蔡想要那块牌,又是怎么回事?”易风等到了关于金属牌的事儿。

“那个蔡黑豆,不是个东西。”身后的妇女义愤填膺,像铜盆里倒豆子一吐为快。

“姓蔡的原是个保安,是我们第二次外派找粮的时候,从一个保安厅顶上给救下的。大巴上那个15岁的小子,也是那时候我从一棵树上抱下来的。

你们可能不知道,湾仔基地建起来,幸存者都是只进不出,但只能伸着手要救济,人多粥少,再加上明偷暗抢,难免有饿死的。

而我们这些发牌子的搜粮小队可以外出。虽说危险,但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超市、便利店、面包店、土特产店、零食店、小餐馆,总有偏僻丧尸少的地方。

姓蔡的就赖上我们,跟我们干,一个搜粮队规定最多25个人,见他年轻力壮,就把他留下了,没想到时间长了,成了饿狼。”

妇女说到恨处,咬牙切齿。

“起初,有力气人也勤快,越到后来,陆续就往小队里带什么老战友、把兄弟,人多了就慢慢开始变脸。最近半个多月每次外派,他就拉着自己一帮人单干,估摸该返回了才来集合。

可今天,基地分配给各小队的是深入市区的死任务,完不成就要摘牌,结果姓蔡的使坏水,让我们这几个老弱妇孺去市区,他们继续搜粮。”

“阿姨,你们当初为什么不把他们开除?换几个能干事好管理的。”叶天语对妇人说。

“我们也想啊,可基地规定不让。”妇女有些无奈。

“还有这种狗屁规定?”易风眼睛一眯,开始思量姓蔡的如果能活着回来,或许可以上些手段。

“其实也不能怪基地领导,开始也是为了我们这些老弱着想。”老头董明义接过话茬。

“最早成立的搜粮队,有不少像我这样不怕死的老头,和当地的半大孩子,等搜粮队活着回来,一些棒小伙就盯上了搜粮队,但小队名额有限,最早的老人和孩子就难免被新来的小伙子挤掉,基地领导挺仗义,说不能让开路的人吃亏,就定了规矩,只要进了搜粮队的,除非人死了,不许裁撤,满员更不准扩编。挺好的政策,让姓蔡的钻了空子。”

“牌子是您的名字,他能顶替?还有让我们做一周队员又是为什么?”

一直没吭声的赵盾问了一句。

“小队的牌子也有讲究,基地规定:挂牌小队,完不成任务的,如果队长死了,小队新选一个队长,还可以继续执行任务;完不成任务,队长没死的,就把牌子拿出来竞标,原队解散,牌子让给新小队。当然,队长牌子可以在队内转让,也可以队伍解散,牌子自愿缴回基地。

如果没了牌子,又没有其他小队收留,那就只能跟大家一起呆在基地里,坐吃山空,有分配量就吃分配量,没有就忍着饿着。”

王崇一想到基地里的那些面黄肌瘦的人,便心有戚戚。

易风几个基本明白了,还别说,对于一个基地的管理者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

“基地总共有多少支小队?”易风想起一件事情来,

“前天才扩编到21支,从今天开始按一周7天算,刚好每天派3队。”老董回答说。

“21支这样的小队,能支撑40万人消耗?”易风知道自己想到的问题重点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