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屯田军镇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468 字 1天前

远战靠弩箭,近战靠长矛,虽然都是步兵,可是看的高欢、贺拔岳这些骑兵将领头皮发麻,盘算要付出多少损失才能战胜这样的队伍。

“大人,听闻你和书院有旧,我们的兵士能不能配备这样的弩箭?”高欢看上对方的犀利武器了。

“我们有这样的弩箭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你看对方的阵势变化灵活,所有兵士面无畏惧,这种程度的训练,我们也只有少数精锐能做到,幸亏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不然的话就太可怕了!”贺拔岳想得更多,几百人的队伍他自信还有一战之力,要是像第一军团那样成千上万,那就得有多远跑多远了。

“回营吧,明日班师会晋阳!”尔朱荣调转马头,向西方营地驰去。

六镇起义的余波逐渐消散,他们这些心怀天下的将领刚刚滋生出野心,还没有生长壮大就要熄灭了。

尔朱荣想起曾凡当年说过的话,现在既然中原没机会了,那就向北发展吧,这么多的兵将不能闲着,草原上没法屯田,还有他们施展的空间。

洛西书院的出现,仿佛是一支镇静剂,将摇摇欲坠的北魏王朝从崩溃的边缘挽救了回来。

当然,原先的壳子是留下来了,随着书院培养的学生进入中央和各地州郡政府机构,内部的实质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有共同的信念,严密的组织方式,先进的生产技术,现在又有各地的屯田军镇作为支撑,变革任何势力都无力阻止,宗室、世家的力量被不断侵蚀,各家子弟无论愿不愿意,都要进入屯田军镇的书院接受教育,慢慢融入他们的体系,不然就要被逐渐边缘化。

每个屯田军镇内部都是集体主义制度,统一的食堂,提供衣、食、住、行、用各种需求物资,根据贡献分为三等待遇,不分官民,没有富贵贫穷的差别,所有人一律平等相待。

在曾凡编写的文史教材中,无论是中原汉族,还是周边其他民族,都有共同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上古的伏羲女娲,炎帝黄帝时期,只是随着人口增加,逐渐迁徙到各地定居,形成了不同的民族。

上古时期,人们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团结一致,人人没有私产,人人贡献力量,青壮出去战斗狩猎捕鱼,共同照顾老弱妇孺,所有人同甘共苦。

后来部族发展壮大,一些头领人物有了私心,不仅占有更多物资,还企图传承给自己的血脉后代,把这些用制度固定下来,慢慢的人有了贫富贵贱的分别,有的人仅凭血缘就可以占有权力和财富,还视之为理所当然,道德下限不断刷新,人类社会日渐沉沦。

洛西书院的集体主义制度是比传说中的三代之治更古老的制度,有了一座座屯田军镇的成功证明,曾凡宣扬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影响力当然也越来越大,形成了一股不可逆的潮流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