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八节 临高的文事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541 字 3个月前

放下杯子,这才仔细端详这位“润世堂主人”,不由的暗暗疑惑。

“这……”

“学生便是润世堂的东家,这润世堂本是佛山杨润开堂一系,自先父那一辈分了家,落户琼崖才有了这润世堂。”杨世祥起了个话头,见张岱毫无反应,才想起来他是个江南士子,对杨润开堂这样的广南百年老店毫无感觉,说了也是白说。“澳洲人入了琼崖后,因为‘避瘟散’和‘诸葛行军丹’两方惠民济世的成药,小店与那澳洲人有了合作,后来更是合了股。不过这润世堂的店东,一直都是杨某。”杨世祥知道对方到底想干什么,主动把话题引入了对方感兴趣的方向。

“惭愧惭愧。在下只――”张岱本想直接说自己是直接奔澳洲人来的,却又觉得太过突兀且失礼,便又把前后因果重新组织了一番:“在下在江南时多有所闻,都说这广里充斥澳洲奇物,颇有美食珍玩。又有那三水秀才赵引弓者,在杭州贩售澳洲人的书籍为业,其人又精于澳学,我社中多位好友与之交往,深服其人。某遂起意南下。十里送别时,赵先生赠我名刺,言若有需,可于广里润世堂店中相问。先生既肯不吝一面,想是与那赵秀才相识?只是不知……”

自己问出这句,张岱也大概想到了,若那赵引弓确实是个“髡贼”,不论是真髡假髡,这润世堂的“澳洲东家”却是不适合和自己见面的。如此说来,面前这位杨东主倒是当前最佳的会面人选了。

所见非人,缘悭一面,自然两人谈的也就索然无味了。张岱也不愧是豪门娇子,三言两语就拿捏住了场面——这也不乏杨世祥得到刘三的授意后主动配合的原因。张岱先是借着前面杨世祥讲他父亲渡海分家而来的话头,问起了当年临高的市井民生,又恭维了下杨世祥现在的生意兴隆,问了不少澳洲人来临高后的举动。当然,为了不显得刻意,中间又间或穿插了些地方病、广里常见病症之类的咨询,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自己想去临高看看却又各种不安的心思。

杨世祥自己也是很奇怪,刘三昨天晚上找他叮嘱了半天,总的意思就是要给这位张先生说说临高的“前五年后五年之变化”,讲一讲元老院治理地方的本事,谈一谈元老院对读书人的“务实态度”,特别是要强调元老院的“文治”之功。按杨世祥自己的总结,大抵是要用元老院的文治武功震一震这位文坛领袖,颇有收服的意思。既然如此,那自己这边应该不会是个局。不过,场面还是要继续撑着――万一真是个局,自己可不能放跑了张岱。

这次他开始主动找话了。

“张先生问我临高文学事,老朽或可再说一二。”杨世祥脑海中整理了一下,主动引发了话题。“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摇铃之家其实世代都不缺读书的子弟。”

张岱听到他说“摇铃之家”,恭维杨世祥家学渊源,“摇铃”二字太过谦了。

“家父年轻时其实也曾是文童的,熟读四书五经,习过八股,然则在学中恶了先生,自此再与功名无缘了。”杨世祥说起来不由得一阵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