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节 云升观内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549 字 3个月前

原创张道长站在“云升观”的“大殿”上——说是“大殿”实际只是三开间的瓦房而已不过在这鲁南的农村,也算是非常整齐规整的房屋了——俯视着院中虔诚的望着他的芸芸众生。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大殿上只设了三清像,按照道教的理念是“不设偶像”的,但是张应宸考虑到眼下不宜太特立独行,惊世骇俗,引来地方缙绅和官吏的注意,所以依然以传统天师道形象出现好。

云升观身很小,因庄家的鼎力支持已经扩建了不少。土地除了庄家“捐助”一些,大多是张应宸自己收买的,虽说荒年买地比较容易,但是庄家在期间也出力很多——张应宸深感要在大明活动地方缙绅的支持实在太重要了。

因地面不平靖,道观里也庄家的几位老爷建议张应宸应该赶把道观“山寨化”。鲁南地区天灾频繁,到处是流民和土匪,规模稍大的村落、寨都在赶着修寨墙,练乡勇。云升观尽管距大店庄不过四五里路,到底也是孤处野外,原是个没人要的破院,现在聚集了几百户难民,又成了道教的堂口,已经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了。

张应宸觉得庄家的几位老爷说得有理,反正他现在手头有得是人力——除了大量的教徒可以用,他手头还有足够的粮食,足以招募到大量愿意卖力气换饭吃的难民——立刻动手修起土围来。

钱财也不或缺,尽管他谢绝了庄家的捐助,又免除教徒的“香仪银”。南无量教门在当地瓦解之后,其名下的教产除了浮财和一部分不动产被马畏三占据之外,大部分不动产都落到了道长手里。他把一部分不动产出售给庄家,获得了好几百两银几百石粮食。

甚至建筑材料也没让他费心:荒年有的是被抛弃的村落,张应宸便发动难民去拆房,砖块、石头。木材,乃至土坯砖。一概不拉的运回来,很就在云升观周围修起一道周长五百米的围墙,围墙外面又挖掘了一道壕沟。四周修起了角楼,俨然是一座土寨了。

张应宸了紧紧抓住“慈善”二字做招牌。庄家举办的善堂“慈济堂”亦设在道观中,以此来确保和庄家建立紧密关系之外,还有淡化自身会道门se彩的用意。

慈济堂现在就设在正殿的左右厢房内,张应宸对善堂的组织和人事一概不过问:毕竟出钱出粮出关系的是庄家,他感兴趣的只是难民而已。

难民都住在云升观外,土围之内。按照张应宸的设计图纸,庄家用土坯砖和稻草建造了成排的难民营式的长屋。专门用来收容难民。负责看护照顾难民的都是张应宸属下的教徒。

张应宸对教徒控制极严,不许他们向难民传教,只向教徒宣扬访贫问苦是“莫大功德”和“海上仙圣度人”的教义,以免引来大明和元老院双方的猜忌。

当然,他的教徒们自身就有许多沦难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张应宸同时也通过小组长分发救济口粮和被服帮助他们过冬,但是不加以收容外送。这批前无量教徒的可靠xing他现在还不敢担保。万一运到济州或者台湾闹出什么事端来对他和他的道教都严重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