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节 勋素济当官

临高启明 吹牛者 2589 字 3个月前

“出口有没有市场我可不敢说。但是米粉自用的话需求肯定很大――我看你不妨投产。”黄大山对勋素济说,“执委会到秋季就会开始搞田独开发计划,几千人云集在在海滩上,有米粉做饭就容易了,直接加水加调料一煮就成。比面条还容易――面条还得去碱水。”

“好,我就投产米粉吧。做米粉很容易,用不了多少设备……”

“呵呵,你以为你还是自己在食堂里做米粉?最多也就做个几十斤的。要朝上千斤,上万斤的目标看齐,工业化制造和手工制造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叫机械厂的人给你搞几台食品加工机把。”

“这么一说的话。”莫笑安有些意气消沉,“味精恐怕也通不过――红薯虽然不值钱,也是粮食。”

“味精这样的红薯深加工的产品可能会同意出口。只要附加值够高。一吨红薯要是能换回一吨大米或者几百公斤的生铁来,马千瞩肯定答应。”

莫笑安实在没法保证说一吨红薯做出来的味精能有这么高的收益。

“这保证不了。不过20年代日本人把味精卖到中国来的时候也赚了很大的一票。大明再烂烂不过20年代,我们也不见得比日本人差。”

“再过几天张信就要回临高述职了。你和他谈谈吧。”黄大山对莫笑安说,“他在广州,对市场的了解程度总比我们这样乱猜要来得准确。”

黄大山说其实制造味精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菌种,控制好发酵条件,用淀粉或者更简单的红薯干粉就能发酵。要多少有多少――只要有淀粉或者含有淀粉的东西。

“发酵是种很神秘的东西,”黄大山说起自己的专业眉飞色舞,“细菌真得非常可爱……”

莫笑安和勋素济不由得离得他远一些。免得沾染上他身上“可爱的细菌”。

“这就是发酵车间,”黄大山指了一下院子另外一端的一排框架式结构的高架空的厂房,里面有用蒸汽或者煤气加热的密封式的锅灶。

说是发酵车间,其实是各自分开的。黄大山在里面发酵的东西有好几种。

每个车间门口有消毒水池,里面是石灰水,出入必须从里面走过去。算是一种基本的消毒措施。

“这是为了避免杂菌污染。”黄大山解释道,“有些产品发酵对环境要求不高,有的就比较麻烦。”

现在发酵车间里用淀粉或者直接利用红薯的产品有好几个:除了有莫笑安准备在大明赚钱的味精,还有现在食堂热销的格瓦斯;直接用红薯发酵的醋;最后是化工和食品上都需要的重要添加剂柠檬酸。后者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单独占用了很大的一处厂房。

“里面没什么好看的,主要是大大小小的锅子、发酵罐和管道。”黄大山说,“发酵的这个部份,以后我还会经常过来照看得。”

味精现在是以小批量的方式生产,每次产出不过二三十公斤,主要供应各食堂使用,黄大山说如果能够打开外销的渠道,大规模的生产不成问题。

“食品厂的设备很原始,规模也不大。”巡视完全厂之后莫笑安在食品厂厂长办公室里对勋素济说,“除了红薯车间就是发酵车间了。你要想法扩大些新品种的生产,除了外销,我们自己也需要。”

这道命令让勋素济觉得压力沉重,憋了半天,吐出句:“我会想办法的。”

“好吧,你多动动脑子。”莫笑安说,“你知道:食品厂是属于临高粮油食品总公司的,理论上属于农委会和轻工业部双重管理,我算是总经理。吴南海是副总经理。实际上不管是我还是吴南海,都管理的不到位――事情太多了。所以到现在这所谓的总公司还是个空头。我前几天和吴南海商量过,我准备辞掉总经理的职务,由吴南海当总经理,你当常务副总经理――以后就是以你为主了。你就以食品厂为核心,逐渐把整个总公司给支撑起来吧。”

勋素鸡这回是大吃一惊了。开始是食品厂厂长,屁股还没坐热就是粮油公司副总,连升三级的水平了。

“这个,”他有点语无伦次了,“责任太大了……”

“没事,谁得责任不大?过去当连长的,现在在当陆军总司令,过去的有个法学学士学位的人现在在当法院院长――看他的样子要当司法部长,你这个过去的厨师当粮油总公司经理属于专业对口。”

莫笑安把粮油公司的情况和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总得来说粮油公司名下的资产有四大部份。

首先是穿越集团最早的产业:文澜河上的水力磨坊。这个磨坊经过几次扩建之后已久变成了临高最大的粮食加工厂,除了水轮机之外还安装了一台蒸汽机,用来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工作。最近工能委又给这个作坊安装了一套螺旋式冷榨油脂设备。专门用来处理从榆林运来的椰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