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很好。
窦乐往下讲:“你在军中名声不好,可在洱海却是有大用。怀柔可用,收容一些可以信得过的土司、寨主、酋长。这一点,可以参考俚僚人的大联盟,让他们融为一体。”
“接下来,通过贸易、赏赐。一旦稳定了当地的经济环境,就会收到民心。”
“最关键的是,文化融合。”
听到文化融合,李道宗明白了窦乐为什么让自己上疏,请求开科举。
这确实是一招高明的棋。
依窦乐的吩咐,李道宗准备了一份疏,通过雷音堂发到了长安。
电报的出现,对于大唐的统治,当真的帮助巨大。
这份疏若是靠人力去送,怕是到了长安也在一个月之后了。
长安这边。
收到李道宗的疏。
作为受封的郡王、大唐皇帝李建成的堂弟、眼下驻守洱海的大总管。
李道宗的疏,第一时间就放在李建成的案头。
李建成将这疏命人拿给王珪、韦挺去看。
这两人,分别代表着五姓与京兆、河东的世家。
王珪与韦挺看到后,李建成就说道:“不急,赐茶点,朕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李建成是支持的。
开科举。
正式的开科举。
在李渊的时代,并没有正式的科举开科。
王珪与韦挺退下,到了偏殿,已经有太监送来茶点,准备了四份。
少许。
刘政会、姚思廉也到了。
王珪直言不讳的开口:“科举,以臣子而言,我无法反驳。以我王氏而言,这是太国舅的阳谋,但依旧无法反驳。李道宗还没有这个智慧,必然是太国舅。”
韦挺也说:“确实无法反驳。若是派几百官员,再加近千吏员。对于洱海而言,可助其在三十年内,如岭南十年前。”
这话,就象是当年冯家南下,迎娶冼氏。
后来,在冯氏、冼氏多年的努力下,岭南的民族大融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洱海的价值。
两人都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