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几个人在看到是按察司负责查验,直接就放弃了科考。
此次科举,有考生三千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六人未入贡院。
查出夹带的有九人,与以往登记姓名,敢出考场,由礼部奏报门下省,削去所有功名,三代之内不能科考这类处罚不同。
而是登记好身份后,直接由按察司带走。
这些考生,大多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听闻要被按察司带走,有几个人直接吓尿了,还有人直接晕倒了。
第三场考试,顾承宁更是亲临考场,为了不打扰考生,顾承宁穿着一件六品文官的官服,装作巡视考场的官员。
顾承宁在走到丙字一排号舍时,看见一个满头银发的考生,不禁问道身上的一名考官。
“这人多大年纪了?”
陪同的人正是真正负责巡视丙号考舍的官员。
“回陛下,这人六十一岁,武州考生。”
“同朕一般年纪了,不容易呀。”
“陛下说的是。”
老人的砚台里墨汁干了,顾承宁走上前拿起小水壶,往砚台里倒了点水,帮他磨墨。
老人见此赶忙起身。
“多谢大人,学生有理了。”
“无妨,好生考试。”
顾承宁离开后,不禁感叹,这么大年纪了,即便考中,又能走多远。
然而,他也能理解,这是一个读书人毕生梦想,倘若他能考中,即便还未选官人便没了,可那也是进士出身,光耀门楣。
顾承宁又巡视了一番,考场上大多数人都在答卷,也有些人,躺在板凳上休息,还有一些人,在扎耳挠腮。
随后,顾承宁便离开了贡院,回到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