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帝王之心

但她不知道,唐清璃能否接受这样的真相。

宫中,养心殿。

“退下吧。”

南安帝看了一眼刘福禄,轻轻地摆了摆手。

“是。”

刘福禄敏锐地察觉出了南安帝的心情似乎并不怎么好,随即恭敬地应了一声,直接带着伺候的人全部都退出了大殿。

南安帝坐在龙椅上,久久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才打开了一旁的暗格,看到了挂着的云华画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儿,你已经好久没有来梦里寻朕了,是不是生朕的气了?”

南安帝伫立在画像面前,喃喃自语。

“朕身着那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袍,稳稳地坐在这冰冷的龙椅之上。目光越过那一排排整齐站立的文武百官,望向殿外广阔无垠的天地,只见山河壮丽,万里锦绣如画卷般铺展在眼前。”

“这本应是朕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尽情享受这天下臣服之景的时刻,可如今,朕的内心却被一团浓重的阴霾所笼罩,恰似那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压得朕喘不过气来。”

“而这阴霾的根源,正是我们的璃儿。”

“朕犹记得长公主年幼之时,她天真烂漫,宛如春日里初绽的花朵,娇俏可爱,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那清脆的笑声仿佛银铃般,时常在这母后的慈宁宫的庭院中回荡,为母妃那略显肃穆的宫廷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欢乐。”

“母后对她宠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给予了她无尽的关爱与呵护。”

“在母后的眼中,她是这世间最美好的存在,朕确实知道自己对她从小关心就很少,所以这些事情,都是母后告诉朕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璃儿渐渐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且聪慧更胜往昔。”

“让朕出乎意料的是她对各类诗书典籍、治国之道皆有着浓厚的兴趣,听母后说,她常常与太傅探讨朝堂之事、民生之艰。”

“而朕却不知道此事,若非她那个时候求朕说给她一个机会,朕怕是到现在都不知道。”

“朕最初的想法,不过是希望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朝堂之上,为朕出谋划策,做朕身边一个得力的帮手,助我这江山社稷更加稳固昌盛。”

“朕以为,以她的聪慧定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为朕分忧解难,而这也不过是朕对她的一种历练与培养。”

“然而,世事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朕的预料。这些日子,她在朝堂之上崭露头角,她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果敢的行事风格,迅速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每一次朝堂议事,她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条理清晰地分析局势,其观点之深刻、谋略之深远,令许多饱读诗书、经验丰富的大臣都自愧不如。”

“她处理政务时雷厉风行,手段果决,从不拖泥带水,凡是交由她负责的事务,皆能办得妥妥当当,毫无差错。”

“璃儿的威望在朝中与日俱增,朝中大臣们对她敬重有加,原本对她的态度只是出于皇室的尊崇,如今却多了几分敬畏与服从。”

“甚至有不少大臣,在一些事务上隐隐以她马首是瞻,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朕心中警铃大作。”

“每当早朝之时,朕坐在这高高的龙椅之上,看着璃儿在朝堂上侃侃而谈,身姿挺拔,气场强大,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回荡在这宽敞的大殿之中,每一句话都仿佛有着千钧之力,朕看着她那自信从容的模样,心中既为她的优秀而感到无比欣慰,可那欣慰之下,却又隐隐滋生出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

“欣慰的是,朕的女儿如此出类拔萃,不愧是我皇家血脉,她的能力足以让朕骄傲,也确实为朕分担了不少治国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