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渭城正是混乱之际,无论你是否愿意钻研武道,都应该了解这江湖时局的基本,才能做到趋吉避害、保全自身于江湖。”
图画成型了,她便拿出另一支笔,开了一小盒朱砂,沾着那抹鲜红循着脉络开始打点。“十二正脉与奇经八脉的说法,你应该懂得,我就不再浪费时间......”
“起初,习武之人对于各种境界的理解和划分都是模糊的,只知江湖一二三流,各凭胜负生死诀定地位尊卑。出口无遮拦、下手无分寸,往往要因为所谓‘门派之争’‘名利之争’而闹得血流成河。”
“直到前朝初期,有一位自诩‘勘破天机’的天师站了出来,他用半辈子的时间打败了江湖里各门各派的强者,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晚年时候被朝廷招安,建立‘方寸观’,从此以宗师自称。后来又创作《武典》,通过解析武道本质划分人体四大境界,明确等级优劣,规划心中方寸。这才结束了江湖之上盲目追逐名利地位而死斗不断的乱象,以一部《武典》框住了武林侠客随修为长进而日益增长的野心。”
“这《武典》划分的第一境界,名为‘四气’。”
“所谓‘四气’,既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江湖中绝大部分的武夫几乎都处在这一层境界,通过锻炼四气以精进武艺与道行,俗称的‘内息’便是这四气运转的产物。”
苏幼安以朱砂在图画中肾脏与天灵的位置做标记,“元气。又名先天之气,源于父母,存于肾、发于天灵,是武者感应自然、壮大本我的基础。”
“宗气。通过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及吐纳天地灵气而形成,能够滋养并壮大元气。”
“营气。存于体内脉管之中,属阴,能够搬运宗气于人体各处。”
“卫气。存于体表,属阳。能抵抗六邪侵袭。”
“天下武功皆以锻炼四气为起点。所谓内功外功,无非就是在锻炼四气的优先顺序有所不同。”
她把打满了标记的画卷敞开,推到了姜元的面前,“这四气境的道理,你可认得清楚了?”
姜元看着这红黑相间的画作,忽然是问向苏幼安,“四气之后的境界都是什么名字?”
“五识、通玄,神通。”苏幼安站起身,收拾了笔墨,“后面三种境界在《武典》里的记载都十分模糊,我没有办法给你解释清楚。”
“但你可以知道的是,我们昨晚遇到的六道教信徒除了那位邪见之外,其余都处在四气境,”她把画卷收好,然后塞进了一只竹筒,递给姜元,“走了,替我保管好。”
姜元把竹筒抱住,桌上还剩了些糕点,心里觉得浪费,他就腾出一只手抓了一块桃花糕放进嘴里,顺便含糊不清的问着苏幼安,“四气境和五识境的区别在哪儿?”
“大概就是能否施展法术的区别了。记着,只要处在四气境,无论是武者天师或是僧侣道人,都只能依靠拳脚刀剑功夫进行战斗,如果能确定对方不是使用暗器或弓弩,大胆逃跑便是上策。”
回答完之后,苏幼安扯着他的衣袖,“这些糕点一会儿就喊侍从进来打包,你在路上慢慢吃。”
片刻后,“望天门”外的街道上,姜元提着一包昂贵的点心、抱着一根竹筒,跟在苏幼安的身旁。
已经是晌午时分了。盛夏炽热的阳光不留情面的洒满了渭城。
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
不消一会儿,姜元就觉得自己出了一身的汗,而跟着苏幼安沿着街道一路走,过了大概有一个时辰,更是感觉热得有些难以消受。
昨夜为了活命,他把刚刚练出来的内息给挥霍得干净,严重透支了气血,这让他变得格外虚弱,平日里勉强能应付的毒辣阳光现在无时不刻都在摧残着仅存的意志,好似一双双无形的手掌推搡着要把他按倒在地。
“我说过,卫气能抵御六邪,”苏幼安放慢了脚步,走在姜元的身旁讲解,“这六邪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你若是磨炼卫气有所成果,就能像我这样寒暑不侵了。”
“店家跟我说过,常人要想练出寒暑不侵的本领,至少得有三十年的内功修行。”姜元觉得自己热得快要失去意识了,说出来的话也是不合时宜。
“你是常人吗?”苏幼安上下打量了他一遍,立刻是轻蹙着眉头,“既然走不动路了,那就先休息片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