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别程大!长孙皇后是个好儿媳

“小郎君,这一首别程大,美极了。”

“若是有人能送老夫离开长安时留下这么一首诗,老夫宁愿现在就去找陛下告老还乡。”

房玄龄向张楚拱拱手,无比真诚的说道。

张楚哈哈一笑:“房公身子壮硕精神抖擞,告老还乡尚且还早着呐。”

“房公如此之言,小子宁愿今后不吟诗,也不能让陛下,让大唐失去房公。”

房玄龄深吸口气,他再看看秦怀道:“今日之别情景,怕是不日将会传遍整个长安。”

“到那时,闻之怕是没有不落泪的。”

“不说兄弟情深,便是这一首别程大,便可记载于岁月之上。”

房玄龄忍不住感慨。

他是国公,他是宰相,同样,他也是一位文人,位列于大唐十八学士之间。

房玄龄比这里除了张楚其他人外,都要清楚这首诗的威力。

“房公过奖。”张楚轻声道。

他扭头,再看看已经大汗淋漓,面容潮红,都有些摇摇欲坠的程咬金,秦琼和尉迟敬德三人。

这会三人已经下马,坐在马车上,挨个摇晃着六个酒坛,疯狂的要榨干最后一滴酒。

“房公,回吧。”

“再不回去,怕三位伯伯直接睡在了城外。”

张楚苦笑。

“三个老匹夫!”房玄龄也轻笑,点点头,吩咐赵集把程咬金他们搀扶上马。

便朝长安走去。

这会时辰已经不早了,虽然天空大体上还阴沉,但乌云之后却有了金茫茫的昏暗,应该用不了多久,太阳就会破开乌云,重新占领属于它的主场。

路上,张楚见到了不少同样是送行的百姓。

他们依依惜别。

他们抱头痛哭。

他们难以自制。

张楚很理解他们,因为自己就刚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而且,来了大唐张楚也真的无比确切的感受到了古人分别时的心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后世不一样,在这个时代,或许这一次分别,就真的是一辈子。

所以,古人对于每一次分离,总是很珍惜,很重视。

大唐啊,山太高,路太远,恐怕就连鸿雁,都传递不了想说的话。

程处默走了。

对于长安而言,却没有任何的改变,百姓仍旧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官员仍旧做着该做的事情。

他们不会因为程处默的离去,而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酒。

对于百万人口的一个城池,少一个人,就像是大海里少了一滴水一样。

不过,正如房玄龄所言,别程大这首诗,都不用等到不日,中午还都没有到的时候,便已经传遍了。

咸阳桥前,人很多。

特别是从西域归来的一队队商旅,金光门没开的时候,他们就等在城门前,浩浩荡荡,能一直排到咸阳桥。

自然,张楚他们为程处默送行的事,其实观众很多。

不亚于一场在线直播。

“秦川县子今早送行程处默,留下了千年明景,哪一首别程大,将会流传千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若是有人能为我写这首诗,我宁愿去死。”

“可惜啊,没有人给你写,房公曾言,若是张楚能送他一首差不多的诗词,他现在就可告老,不过被秦川子拒绝了,秦川子说若是如此,他宁愿今后不再吟诗。”

“别程大,别程大,真的是美极了,不过,现在不过是秋天,为何要写北风吹雁雪纷纷呐?”

“如果你们不亲眼目睹送别时的场景,你们都不会理解,秦怀道持刀,摇晃了无数柳树,柳枝上的白霜,真的仿若西域的鹅毛大雪,而且,现在的西域,已是覆盖了白茫茫一片,并且风如刀割!我发誓,当时秦川子眼前,定然是把这一幕和西域的景色重叠了,感慨于兄弟的前路之难,情感喷薄。”

“是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真的美,美极了,美极了啊。”

“······”

长安人对于诗歌,就算把自身无尽的喜爱都灌入进去,都显得不够。

大唐人浪漫的理想,也只有诗歌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