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流华录 清韵公子 3348 字 23天前

突然,管宁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周围,声音不急不缓,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迫:“张角是不是已经不在广宗?”

四周的太平道教众闻言,纷纷停下了步伐,似乎不曾料到管宁会在这危机四伏之际,提起张角。大家面面相觑,却没有人敢作声。此刻,管宁的眼神犹如冷锋扫过,让所有人感到一股极为强烈的压力,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管宁低语自语:“以张角的绝世修为,一座小小的广宗城,岂能拦得住他?”他顿了顿,目光渐渐深邃,似乎在沉思,“黄巾军的战事虽屡屡败退,却一直未曾显露张角的真正实力。反倒是太平道教的教众,四处袭杀大汉官员,行动频繁,颇有些异样。”

他眉头微皱,心中早已有了判断,却不急于言明。这些教众若真是张角的手下,为何连他本人都未曾现身,而是让这些人四处搅局,给黄巾军背负沉重的负担?这一切,似乎另有玄机。

正当他思索间,一名太平道教的长老踏步上前,脸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他心知管宁并非等闲之辈,且此人以一敌众,几乎无人能敌,必定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即便他们人多势众,也难以凭武力占得上风,便愤愤开口道:“你究竟意欲何为?你说张角不在广宗,可你可曾想过,他的事关天下局势,你岂能随便插手?”

管宁淡然一笑,目光如水:“天下局势,岂是尔等所能掌控?你们为何要迷惑于表象,干扰于大义?张角早已预见大汉将亡,广宗之事不过是过渡,何时出来,与你我何干?”

话音未落,他突然微微一挥手,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在这一刹那震动,声势如雷霆般滚动开来。太平道教的教众纷纷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仿佛空气中凝聚了一种威慑力,令他们浑身寒气陡生。

管宁的目光深邃,幽然道:“你们欲图何为?单凭这等手段便能左右天命,恐怕是天真之极。张角虽深藏不露,但有意无意间,也定会留下破绽。你们的行为,未免太过浮躁。”

那名长老心中震动,不禁退后一步,终于冷笑道:“管宁,你有何证据证明我们与张角有所关联?”

管宁不答,抬手从容拔出心雨剑,剑锋指向前方,冷声道:“证据何须言明,行动即是证据。尔等既来犯我,便无法全身而退。”

话音一落,剑光如闪电划破长空,直指那名长老的咽喉。长老浑身一震,心中几欲崩溃,却来不及闪避,那股剑气已几乎化作实质,带着压倒性的威压,令他不得不放下心中的自傲,低头退让。

然而,就在这时,四周的太平道教众猛然间涌动,黑压压的一片,纷纷冲向管宁,似乎已不顾一切地想要将其围杀。然而管宁的气息突然变化,眼中寒光一闪,身形如闪电般消失在原地。

剑光一闪之间,管宁的身影已如鬼魅般出现在那些教众之中,步伐如风,剑气凌厉。只见四周的太平道教教众纷纷倒地,血如雨下,仿佛在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战斗力。管宁的剑不急不缓,却如同死神降临,挥动之间,每一剑都是致命一击。

“你们,终究不过是棋子罢了。”管宁低语,目光凌厉。

就在此时,一阵低沉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带着浓烈的威压:“够了!”

一名身穿黑色战甲的男子,步伐沉稳地从远处走来,他的气息如同山岳般沉重,令人无法直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看透了世间一切,目光与管宁对视时,电光火石般碰撞,瞬间引起了四周空气的波动。

“管幼安名不虚传。”男子的声音低沉如雷,“不过,一人之力终究薄弱。”

他直视管宁,手中长矛高举,仰天长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虎贲校尉张鼎背负双手,骑马疾驰,胸中却满是沉重的忧虑。前方,孙原的身体已经明显支撑不住。马蹄声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沉重,仿佛每一步都压在张鼎的心头,使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望着孙原那微弱的身影,心底的担忧越发浓烈。

“公子,您再坚持片刻,前方便是邺城了。”张鼎轻声低语,目光悄然扫过孙原苍白的面庞。此时,孙原依旧强行挺直背脊,努力支撑着坐在马背上的身躯,但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脸色如纸,唇边带着一丝淡淡的青紫色,显得格外憔悴。

小主,

孙原眼皮微微颤动,低声道:“无妨,张校尉,稍微休息片刻,我便能撑过去。”说话间,他强忍着体内毒素的侵蚀,忍住了几乎脱力的感觉,勉力保持着威严的神色。他不想让张鼎过于担忧,也不愿意让周围的士兵看到他脆弱的一面。

“公子,您且忍一忍,这毒若不速治,恐怕……”张鼎话未说完,便停了下来。他心中焦急,但又知道此刻孙原何等坚定,若说太多恐怕反而会使他更加不愿承认自己的虚弱。

孙原微微摇头,冷静地注视着远方渐渐可见的邺城。“张校尉,若我再坚持不到那一刻,那也只能听天命。”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有几分从容与坚定。这一刻,张鼎知道,孙原不只是面临身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他内心深处对于即将到来的决定,隐隐有些不安。

颜良与文丑两位假司马,率领的两千精兵如同一支钢铁洪流,稳步前行,气吞万里。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稳而有力,步伐的沉重仿佛预示着这一路行进的艰难与决绝。大军过处,尽管没有言语的喧哗,却能感受到那股强烈的气场,仿佛每一位士兵的目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无畏与坚定。这两位假司马眼神如鹰,锐利的目光扫过四周,审时度势,每一分战局的变化都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