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丰衣足食

“马上就好饭了——”

于丽跟着走了出来,嘴里挽留道:“过年这几天伙食可好。”

“过年那天再来吧,今天还有事。”

李学武打量着院子里的布置,因为已经临近新年,不少孩子在院里玩耍。

是那些头疼的家长,很怕上班的时候家里的孩子溜出去学坏。

他们倒是好算计,把孩子往这边一丢,只要不往地下室去玩枪,其他的设备设施没什么危险。

就这深宅大院的,保卫时不时的巡逻,他们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

有健身器材和运动器材可以消耗精力,有电影院和阅览室可以消磨时光,有服务员和教练员可以学习知识。

能把俱乐部开发成补习班,这一届的家长也是没谁了。

“让左杰整点炮仗和呲花放在服务部。”

李学武看不得这些孩子失去天真和乐趣,坏笑着给于丽交代道:“跟孩子们说,只要家长允许,就能记账卖东西。”

“你就损吧——”

于丽嗔怪着瞪了他一眼,笑道:“连小孩子你都不放过!”

“我也是为了他们好!”

李学武振振有词地说道:“要说不放过,那也是对他们的家长。”

“再说了——”

他努了努嘴,示意了大门口的方向道:“他们的家长也没放过你们啊!”

“这点零花钱就算是看孩子的服务费了,真拿这当托儿所了咋地。”

“不过有一样我得提醒你啊——”

李学武认真地踩了踩走过的马葫芦盖道:“绝对不能让小孩子把炮仗丢进去。”

“这里面如果有沼气,那威力不亚于引爆一颗手榴弹。”

“不卖不就行了嘛——”

于丽白了他一眼,道:“费那个事干啥,就为了那点零花钱?还是心态不平衡了。”

“都有点,”李学武嘿嘿笑道:“反正我不能看着他们捡便宜,因为我闺女儿子没捡着这便宜呢——”

“才不信你的鬼话呢!”

于丽送了他到停车场,嘴里安排道:“回头我找人说叨说叨,看看能不能找几个老师。”

“不教文化课,教点美术、音乐和武术啥的,闲着也是闲着,服务谁不是服务呢。”

她倒是有一颗善良的心,看着院里的小孩子嘴角都忍不住带上了笑意。

“会员们都按时缴纳会费的,怎么好再坑人家的钱呢。”

“听我的,孩子们不会感谢你的。”

李学武笑着说道:“学一整个学期了,好不容易放假了,又要圈起来学习。”

“那可不一定,看老师。”

于丽挑了挑下巴说道:“老师教的好,学生就喜欢学,学得好,你不信咱们打赌。”

“算了吧,你是知道我的。”

李学武扯了扯嘴角道:“我这辈子誓与赌毒不共戴天!”

“去你的,又胡说八道。”

于丽早在被窝里听过他这话了,这会儿嗔着到了车边上。

“过年你不是要回大院过年吗?”

“嗯,但当天我得值班。”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今年兄弟姐妹们成家立业,过大年,也过小年。”

“我听说了,挺好的。”

于丽站在他跟前儿,低着头理了一下耳边的头发,任凭寒风又吹散了鬓角的碎发。

-----------------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就是她这样没有家的人。

要在俱乐部组织新年宴会,许是内心孤独,无处宣泄,不得不选择的一种安全感。

每年的这个时候,她都希望自己有个家,家里有个他,白天么么哒,晚上……

过去的两年,她都是跟着西院回收站一起过大年,是那些同样没有家的人抱团取暖。

一直乐呵到深夜,守岁到困的不行去睡觉。

夜里醒来,看着黑夜,总是给自己立志,要在今年找个家,可过了这个劲就又……

于丽对于常立志这件事早就随缘了,知道自己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自己。

后半句有自我安慰,也有现实的羁绊。

如果不是对她有着充分的信任,这个位置如何都不会安排她来负责。

衣食无忧,钱财不愁,于丽除了没有深夜里的温柔,其他什么都有了。

今年西院依旧过大年,但结了婚的要过小年,算是成家立业后的一种表现和自由。

这让本就孤独的他们,心酸和无奈更是雪上加霜。

李文彪带着老婆孩子又回了钢城,因为孩子太小,学校又不正经上课。

所以麦庆兰跟学校里申请了劳动学习,俱乐部这边给开了一张证明接收函,算是安排。

一等学校那边正式复课,或者有了分配的通知,她再从钢城回来。

沈国栋和小燕新婚,今年被李学武劝着决定回自己的小家过新年。

除了侍奉丈母娘以外,他还得收拾供奉亲人的案堂,过大年太麻烦了些。

傻柱一家今年也在家里过年,因为要照顾一大爷和一大妈。

聋老太太没了,一大爷两口子难掩孤独和忧伤的神色,傻柱有些不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让一大爷两口子来倒座房过年,那定是不愿意的,所以也是李学武做主让他们单过。

帕孜勒新年有假,但不回妹夫家过年,而是去丈人家,也就是王亚梅的家里过年。

这是他结婚以后应承丈人家的第一个新年,必须有模有样,李学武也是仔细交代了。

闻三的媳妇儿费善英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沈国栋要接他们去家里过新年。

李学武这边也讲了,过大年也好,过小年也好,都随他们,反正又不缺这顿饺子。

费善英却坚持要带着两个孩子在自己家里过新年,就算闻三儿不在家,也得打开门过日子。

从费善英出了月子回到家以后,日子确实是这么过来的。

每天早晨她带着两个孩子来回收站这边上班,晚上吃了晚饭再由沈国栋或者小子们给送回家。

日日如此,早就习惯了一个人带俩孩子。

西院里没结婚,没有小家的,就只剩下了二爷并几个小子,以及早就回去津门的二孩儿。

二孩儿也是没打算回京过年的,倒是放了津门帮忙的两个小子回京与二爷团聚。

现在叫杨召的二孩儿早就习惯了孤独的滋味,这些年有李学武照应,他心里有个家呢。

西琳和葛林悄悄地在营城结了婚,连一份请帖都没有邮寄回来,来的只有喜讯。

最后算下来,二爷要带着小子们去仓库区守岁过年,倒座房这边彻底空了下来。

从一屋子三十多人吃饭过新年,到人群散尽只用了两年不到,像极了后世进城打工的子女,只陪着父母过一个忙碌而又心酸的新年。

都不回去过年,李学武并非厌恶了这种热闹,或者忌惮树大招风,而是懂得取舍和割舍。

主动割舍这种情谊,是免得过犹不及,往后早晚有分别的一天,太过于伤感了。

兄弟们接连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再难同聚首,共高歌。

但有句话讲的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兄弟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各有各的家,各有孩子妈,不正是当初兄弟们聚在一起奋斗的目标嘛。

李学武自己也是一样,带着老婆孩子回家,与父母团聚,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新年。

在新年那一天与过去告别,与新年拥抱,用温馨和笑声开启新年的篇章。

于丽也有自私的一面,但她知道李学武能做的都已经为她做到了。

父亲和弟弟几次来叫她回家一起过年,可于丽不愿意给家里招惹闲话,坚持在这过年。

至少,她还能在过年的那天得到李学武的一点时间,她已经很满足了。

-----------------

“屈臣氏那边你帮我勤盯着点消息。”

李学武感受到了她情绪的波动,但不忍在这个时候给她拥抱。

因为他知道,只要抱了她,她一定忍不住会流泪,大过年的,徒增烦恼。

“接手的第一年,要在现有的压力下掌握和整合所有的零售资源,开展五金、电器等新型项目的试水销售,想来是不容易的。”

“嗯,我知道了——”

于丽用带着一点鼻音的语调说道:“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没有我就勤问着点。”

“那个……”

她应了这一句后,抬起头红了眼眶,看着他笑问道:“你真的不给她写封信?”

“没必要,隔山隔海的。”

李学武洒脱地一笑,道:“她也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方式,心里知道就好了。”

“怯——说我需要呗!”

于丽撇了撇嘴角,道:“我就是需要,怎么了,这都没隔山隔海的,我再不能需要,那咱们干脆拜把子得了,我跟你叫大哥行吧!”

“拜把子还是算了吧,”李学武笑着逗了她道:“万一你哪天需要了,咱俩多尴尬。”

“咦——”于丽咧了咧嘴,道:“叫你这么一说,那不成兄妹乱……真牙碜——”

“所以你最好恪守本心。”

李学武跳上了汽车,对着于丽说道:“过年让你弟弟来俱乐部玩,多交往一些朋友。”

“算了吧,他那个性子。”

于丽心里暖烘烘的,可嘴上还是否了。

李学武这么说是想给她弟弟机会,能在青年会交到朋友,总比混日子强。

于喆还是李学武安排进的厂呢,在保卫股混了一段时间,又去山上把驾驶课学了。

现在跟保卫组小车队上班,虽然不如韩建昆这样的司机舒服,可胜在自由没人盯着管。

青年汇之于李学武来说,是随手摆下的布局,但对于于喆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可就是资源了。

只是圈子不同,就算有她这个当姐姐的照顾着,弟弟来了这里也学不到什么,更有可能学坏了。

因为眼界不到,心境就到不了,看见再多也是虚妄,那就真是徒增烦恼了。

她深知自己弟弟没有那个天赋,更没有这份隐忍和追求,倒不如现在的日子逍遥呢。

年前她爸来看她的时候说了,过年这几天在给于喆相看对象,也是手扒拉着挑。

小主,

在他们那儿住着的都是工人子女,于喆这样的条件,可就是手扒拉着挑嘛。

说起来,于喆可是八大员啊。

再加上有她这个姐姐照顾着,于喆的小日子不要太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