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对弈

犁汉 痴人陈 2281 字 3个月前

最后,北方的大同盆地就成了赵国唯一的选择。

但大同盆地和山西的其余盆地完全不同,甚至在历史上也颇为特殊,它实际上是属于胡汉势力的分界地区。日后北魏就是在此地兼蓄胡汉之长,才有了统一北方的气魄和实力。

而在这个时候,大同盆地也已经是遍布着胡人。从北方草原源源不断南下着过冬的游牧民族,一波波地迁移到了大同盆地这里,甚至还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国家,代国。

而赵人现在的选择已经变成了,要想灭掉中山,就需要从大同盆地的飞狐口绕道,而要想占据飞狐口,又要灭掉此地的代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来灭代国就灭呗,但问题是从忻定盆地到北面的大同盆地,好死不死竟然没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

而没有水,大军行动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和动物一样,大规模迁徙都是要沿着水脉行动,因为人需要喝水,只有沿着河水走,才能有足够大军所用的用水。

于是,赵国用了一条奸计,通过联姻,再诓骗代王入赵地,将他杀了,夺下了代地。

而一旦拿下代地,赵人就通过这里的飞狐口,可以进抵太行山的涞源盆地,这是太行山中最重要的一处河谷,可以作为太行山东西两方中任一方的前出基地。

而从涞源地再出太行山以东,又有两条路,这两条路都和水有关,北面的一路,是拒马河,而南面的就是唐水。

唐水在穿过五台山后,与拒马河再次相汇到一处巨泊,也就是白洋淀。这条道路是对大中山地区威胁最大的一条,可以说是直插在腰眼。

而当年的中山国人也不傻,他们也知道这条山道太过于重要,所以就在这里,也是距离唐县不远的险要之所,修建了鸿上关,也就是现在的常山关用来抵御从飞狐口出来之敌。

所以,到这里,人家沮授已经给张冲说得很明白了,那就是卢植不一定就是去常山关防御鲜卑了,他更可能是在防备泰山军。

很显然,卢植对于滹沱水防线是非常放心的。以赵国百年之努力,还不能突破滹沱水,你泰山军凭啥能?

但卢植也清楚,当年赵人是怎么破中山的。所以在他得知泰山贼拿下了井陉口后,就开始担心泰山贼复刻赵人的老路。

也就是从井陉口到太原盆地和沂定盆地,然后北上到飞狐口过常山关,直插冯巡的后方。

所以卢植就直接迁军到了常山关,率先堵死了这条隐患。

甚至沮授还颇为自信道,以他对卢植这位昔日幕主的认识,没准卢植也已经在紫荆关屯驻了兵力。

因为从涞源地的两条路,南面走山道是常山关,那北面走的就是紫荆关,从此关过,可直插幽蓟。

到这里,张冲才恍然大悟。

这个时候,他万分感慨为何历史上刘备蹉跎半生,屡次大败,直到有了孔明这样的谋主赞画才有了基业。

是刘备不勇吗?是刘备不能得人吗?是他不能抚士卒吗?

皆不是,是因为他的战略思维跟不上曹操。曹操自小接受的教育让他在视野格局上远远超过游侠任气好大马的刘备。

而现在张冲也是如此。

张冲没文化吗?当然不是,从某种意义上,他比此世所有人都有文化。但他即便知道历史长河的演绎,但他却缺乏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历史的细节。

就比如沮授说的赵人灭中山之事,张冲也知道,但他不知道这在地缘上是怎么表现的。他所听的历史叙事,更多的是人的层面,而不是环境。

但对于沮授他们这些汉人就不同了,他们生活在这片空间,和这片时空的山川河流都紧紧相连。他们知道从哪里可以到哪里,哪里又是必经之地。

而这些生活经验的细节,是此世代顶级豪族们所擅长的。因为这些路他们真的都用脚走过。

比如张冲眼前的沮授就是如此,他自小就有大志,习于山川地理人情,游历北疆,长其才情,这也是他能为卢植谋划北疆节节防御战略的根本原因。

有沮授讲解,他张冲才知道人家卢植移兵常山关的原因。不然自己还在那左右揣测,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