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青龙初现

“古兄打算不做处理?”。

听出了古寻话里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张良笑盈盈的问了一句。

“当年那场刺杀,我一开始没打算插手。”古寻用手撑住下巴,语气颇为复杂的说道,“结果,荆轲真的要成功了。”

“月神,尉缭,乃至盖聂都没能拦住他。”

“这出乎了嬴政的预料,也出乎了我的预料,若不是我当时多做了一步,跑去了宫中找扶苏,当时就要变天了。”

虽然古寻不理解,也不支持这种行为,甚至瞧不上,但不得不承认,当年是他差点翻车了。

张良对此却并不像古寻那般感慨。

嬴政确实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秦国的实力也确实强大,但这并不代表嬴政就能事事顺心,无所不能。

人被杀,就会死,嬴政也不例外,荆轲险些成功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情况。

“所以古兄要亲自出手?”张良淡定的再次问道。

古寻看了看他,并未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这件事,我会想办法处理。”

张良闻言眼神微微垂下,心中不知在思索什么,片刻后轻笑着回道,“那良……就不多过问了。”

两人默契的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刺杀嬴政,对古寻来说是绝不容许成功的。

但对张良来说,墨家若是能成功刺杀嬴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良今天过来,虽然和古寻说了青龙计划的事,但也只说了计划的大体目标,更多细节他提都没提,反而一个劲追问古寻的打算。

张良的态度不言自明。

古寻察觉到了张良对青龙计划的微妙态度,无意劝说什么,大家各干各的便是,所以也只含糊的回应了张良。

………………

几日光景过去,北地大捷的消息开始传开,一时间又是纷纷扰扰。

有人为此喜,有人为此忧。

忧的是那些蠢蠢欲动的反秦势力。

帝国近些日子的种种颓势,让他们看见了推翻朝廷的希望,结果还没高兴几天,就迎来了北地大捷。

帝国多日来的颓唐顿时一扫而空,他们的心里也重新浮起了对帝国的畏惧。

喜的则主要是支持扶苏的那一派帝国官员。

原因就不细说了,之前提过。

当然,更多的还是并不在乎这种事的普通人。

和古寻预料的一样,北地大捷,蒙恬立功,公子扶苏作为监军至少也能在功劳簿上位列前三。

这让许多对推举扶苏成为太子储君还未死心的官员心思立刻活泛了起来,还是四向奔走,打算联名上书,请求皇帝能够允许扶苏将功折罪,网开一面。

作为扶苏老师,长公子派系身份地位最高的人,古寻有能力制止这一情况发生,至少能压制一段时间。

不过他什么也没做。

一是因为没用,他能压制一时,不可能压住一世,这群人里可不乏两千石的大员。

况且还有有心人刻意挑弄蛊惑。

人心似水,堵是堵不住的。

二是因为他不在乎。

情况最糟糕也无非就是扶苏进一步被皇帝申斥,乃至责罚,最严重也不过就是彻底和储君之位无缘。

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古寻本来也不指望这储君之位能落到扶苏头上。

到了今时今日,嬴政依旧不立扶苏为储君,也不立其他任何皇子为储君,已经清晰的展现了他本人的想法。

不管他有多少层考量在里面,至少有一点是能确定的——嬴政不死心。

立了储,就代表他对长生不老彻底死心放弃,接受了自己终有一死的现实。

他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也觉得自己还有机会打破这个现实。

古寻……已经懒得对此作出评价,反正大家各顾各的,各做各的。

结果如何,到时自见分晓。

至于那些官员是否会因此惹怒嬴政,又是否会因此丢官乃至坐牢……那就不是古寻该操心的事了。

虽然说先秦读书人的数量确实比较稀缺,但官员的数量也相当有限。

总的来说,还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